-
《人民網》2014年12月24日報道我校本科教學改革212015-10
-
《中國醫藥報》2014年12月25日第七版報道我校本科教學改革除了醫學知識,中醫學子還應掌握國學知識,中醫經典也要進行“考級”;突出個性化培養,利用各臨床實踐基地優勢特色,為學生開展臨床特色模塊化培養實踐綜合能力……日前召開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改本科教學改革研討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介紹,該校本科教學改革將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踐綜合能力、教材建設、師資隊伍方面試行全面改革。教學改革將突出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院校+師承”的人才培養模式212015-10 -
《健康報》2014 年12月24日第五版《校長論壇》欄目專訪我校校長徐安龍兩年前,中山大學副校長徐安龍出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這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大家都想知道這位曾致力于免疫學基礎研究和生物制藥應用研究、在國際學術刊物發表過100多篇論文的學者在接手北京中醫藥大學后如何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在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召開的本科教學改革研討會上,徐安龍強調:“這次改革不是對過去工作的否定,是過去想要改革而一直沒有改的,這次改革計劃是應對未來中醫事業發展的需求和對中醫教育的不斷升華。”北京中醫藥大學未來會怎么做?徐校長已然亮出了銳意改革的“開路斧”。212015-10
-
【媒體關注】《健康報?醫生頻道》2015年5月6日采訪谷曉紅副校長:別讓中醫教育漸行漸遠近日,某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目為《殺死中醫不用刀》的文章。文章指出,中醫學子被捆綁上了兩把枷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SCI。該文作者認為,對西醫來講,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提高初級醫生臨床水平,尤其是提高基層醫生水平、改善基層醫療環境的重要措施,但對中醫來說,卻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它迫使中醫多學了三年西醫,延遲了中醫的成長,讓中醫學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完整接受真正的中醫思維。他認為,當下缺少能夠還原中醫本來面目的人才,中醫高等院校應注重提高傳統醫學的還原能力。針對上述問題212015-10
-
《中國中醫藥報》2015年5月25日第八版刊發“任應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專題編者按:今年是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任應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國醫大師路志正、朱良春等特此撰文,紀念任應秋先生。212015-10
-
《中國中醫藥報》2014年12月18日頭版報道我校教學改革工作212015-10
-
《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8日11版報道我校本科教學改革212015-10
-
北中醫的“一帶一路”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之瑰寶,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與自然災害和疾病作斗爭中反復實踐、總結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論體系和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文化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思維方式,是體現綜合國力、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212015-10 -
《中國中醫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任應秋百年誕辰紀念會舉辦本報訊 (記者周蔓儀)5月28日,任應秋百年誕辰紀念會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行,旨在追思、緬懷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任應秋,表達對他人格的景仰和學術的敬畏,傳承和發揚任應秋對中醫學事業的忠誠以及海納百川、與時俱進的精神。212015-10
-
《中國中醫藥報》報道:錢超塵、張其成、梁嶸回憶大師任應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任應秋先生從事中醫工作50余年,執教30余年,將畢生精力和才華奉獻給了中醫古籍整理、中醫流派學創立和中醫理論體系研究,在中醫藥行業有很高的聲望。在其誕辰百年之際,北京中醫藥大學錢超塵教授、張其成教授、梁嶸教授撰文紀念。212015-10
-
北京中醫藥大學2015年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中醫人才改革創新實驗班介紹及招生簡章北京中醫藥大學是教育部批準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中惟一的一所中醫藥高等院校。為促進基層中醫藥人才學歷和能力的提升以及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的有效傳承,2015年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辦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中醫人才培養改革創新實驗班(以下簡稱“實驗班”)。212015-10
-
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論壇在捷克舉行,劉延東參觀中國傳統醫藥展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論壇在布拉格當地時間6月16日上午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捷克總理索博特卡、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212015-10
-
【行業之聲】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醫藥(含民族醫藥)強調整體把握健康狀態,注重個體化,突出治未病,臨床療效確切,治療方式靈活,養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服務資源。中醫藥健康服務是運用中醫藥理念、方法、技術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活動,主要包括中醫藥養生、保健、醫療、康復服務,涉及健康養老、中醫藥文化、健康旅游等相關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是全面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任212015-10
-
【行業之聲】隋唐前38303首方劑已錄入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已錄入從32種隋唐前古籍中選取的38303首方劑,這是記者在7月18日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工作座談會上獲知的。方劑庫是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首先推出的一類名錄,現已實現主題、全文、復合檢索,并有對應圖像。據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原所長柳長華介紹,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將為中醫藥傳統知識的保護利用與惠益分享提供技術基礎。他建議數據庫先期定位為防御性保護數據庫,先“扎好籬笆”,同時積極推動出臺《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212015-10
-
【行業之聲】國務院同意北京擴大開放服務業,樹立中醫藥服務國際品牌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的批復》,同意在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市成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212015-10
-
【行業之聲】《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框架與分類》國際標準發布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ISO/TS 18790-1:2015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框架與分類》國際標準,該標準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李海燕研究員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完成,是ISO/TC215(健康信息技術委員會)與ISO/TC249(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的首個聯合工作項目。212015-10
-
第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在巴塞羅那召開新華社巴塞羅那9月26日電(記者 周喆)第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閉幕。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就中醫藥最新研究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等課題進行了研討交流。本屆大會于24日至26日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中醫藥工作者參加。大會設立了分會場、專題論壇、工作坊和展覽等活動,以多種形式方便與會者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本屆大會的主題是“讓來自中國古老的傳統醫學體系,為現代社會的健康服務作出貢獻”。212015-10
-
標準化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中醫藥標準是體現中醫藥學術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并在促進學術進步、推動創新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可以克服傳統中醫醫療服務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確保患者安全,維護患者權益。中醫藥標準化建設有利于促進中醫藥進入世界主流醫學體系,更好地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標準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技術基礎,是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維護社會秩序和生產生活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212015-10
-
沉痛悼念國醫大師干祖望教授國醫大師,全國著名中醫藥學家,江蘇省中醫院終身杰出專家、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首屆主任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干祖望教授于2015年7月2日21時3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104歲。212015-10
-
中國中醫藥報評論:中醫藥當為分級診療固本培元三甲大醫院門庭若市、基層小醫院門可羅雀,百姓看病怎一個難字了得的現象有望改善。日前,繼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之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實招迭出,旨在促進科學有序就醫格局形成,破解以上困境。而模式日漸創新的中醫藥服務,正是夯實分級診療制度不可或缺的基石。21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