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已錄入從32種隋唐前古籍中選取的38303首方劑,這是記者在7月18日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工作座談會上獲知的。
方劑庫是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首先推出的一類名錄,現已實現主題、全文、復合檢索,并有對應圖像。據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原所長柳長華介紹,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將為中醫藥傳統知識的保護利用與惠益分享提供技術基礎。他建議數據庫先期定位為防御性保護數據庫,先“扎好籬笆”,同時積極推動出臺《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等法規,建立專門保護制度,“架好拳頭”,積極保護,還可增加多語言版本,并增添IPC分類號,以滿足國外專利審查需要。
“要構筑一道防火墻,”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在座談中表示,目前中醫藥傳統知識流失、遺失、盜用嚴重,“應該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保護起來。”
200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已設立專項開展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研究,提出中醫藥傳統知識概念、內涵及建立保護名錄、專門保護制度等建議。2008年,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訂工作中,建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和專門保護制度被寫入《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3年,“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技術研究”重大專項啟動,在全國31個省(市、區)范圍內開展中醫藥傳統知識調查,全面掌握中醫藥傳統知識資源狀況,進而將有代表性的中醫藥傳統知識錄入保護名錄和數據庫,實現防御性保護。
據悉,印度早已建有防御性保護數據庫TKDL以防止他國不當專利侵占。其完整版本共有來自150種印度古醫籍的292662首方劑,目前主要處于保密狀態,僅供簽署相關協議的各國專利局檢索使用,只公開了作為示例性的1200首方劑。2013年2月,加拿大、日本、韓國和美國代表團向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交了一份“關于使用數據庫對遺傳資源和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進行防御性保護的聯合建議”,提出一鍵式數據庫檢索系統的結構、防止第三方訪問的方法、引證/參考信息的登記等技術建議,并建議各成員國和WIPO考慮以此作為建立、改進和使用數據庫,對遺傳資源和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進行防御性保護的指導方針。
中國中醫 2015-07-21 趙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