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一科成功完成首例甲狀腺化學消融術及微波消融術,標志著東方醫院在甲狀腺疾病“精準診斷-微創治療-術后調理”全鏈條診療體系中取得重要突破。兩例手術分別針對不同特征的甲狀腺結節患者,由外一科楊成城主任指導,安佳琳副主任醫師操作實施,在超聲科團隊的全程協作下順利完成。此次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填補了東方醫院甲狀腺微創消融治療的空白,更通過與中醫藥防治、細針穿刺活檢及傳統手術的有機結合,實現了甲狀腺疾病診療的“全周期覆蓋”。
精準分型施治,微創技術破解復雜病例
化學消融術案例:首例化學消融術患者為62歲男性,因頸部腫脹、吞咽伴異物感明顯就診,超聲檢查顯示其甲狀腺右葉存在直徑約4cm的囊性為主混合性腫物,已對氣管造成明顯壓迫。傳統手術需切除部分腺體,存在神經損傷及終身服藥風險。經多學科討論,團隊決定采用化學消融術:在超聲引導下,將硬化劑精準注入囊腔,通過化學作用使囊壁內皮細胞失活,促進囊液吸收。術后24小時,患者壓迫癥狀顯著緩解,復查顯示囊腔體積縮小60%以上。
微波消融術案例:患者為77歲女性,此前因甲狀腺右葉實性結節行細針穿刺活檢,病理提示良性病變,但患者因結節增大及焦慮情緒強烈要求干預。針對此類“觀察等待”階段患者的治療需求,團隊選擇創傷更小的微波消融技術。術中利用微波熱能精準滅活結節,全程僅15分鐘,術后頸部僅留1mm針眼,患者當日即恢復正常生活。
補全診療鏈條,構建中西醫結合新模式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甲狀腺診療中心近年來已形成“中醫調理-穿刺診斷-消融微創-外科手術”的完整體系。此次化學消融與微波消融技術的引入,進一步補全了關鍵環節:
穿刺活檢與消融治療無縫銜接:對于穿刺確診的良性結節,可立即轉入消融治療,避免患者多次就診的心理負擔;
差異化技術選擇:化學消融適用于囊性成分為主的結節,微波消融更適于實性病灶,二者與傳統手術形成互補;
中醫藥全程介入:術后配合滋陰散結方劑調節免疫功能,采用耳穴壓豆緩解術后不適,形成“微創祛邪+中醫固本”的特色方案。
多學科協作攻堅,超聲導航護航精準治療
兩例手術的成功實施,離不開東方醫院功能科的“火眼金睛”。術中采用的高頻超聲設備可實時顯示消融針軌跡,動態監測消融區域的血流變化,確保病灶完全滅活的同時,規避喉返神經、甲狀旁腺等關鍵結構的損傷。
超聲不僅是“導航儀”,更是“保險鎖”:比如消融治療時,通過超聲造影及彈性成像確認硬化劑是否均勻彌散及判斷凝固范圍等,將誤差控制在1mm以內。這種精準性使得既往被認為不適合微創治療的復雜病例(如鄰近血管的結節)也能安全開展消融。
以患者為導向:推動技術革新
隨著體檢普及,甲狀腺結節檢出率高達20%-70%,過度治療與治療不足問題凸顯。消融技術推動診療邏輯從“一刀切”轉向“個體化分級干預”:對無癥狀良性結節,以中醫藥辨證調理為主;增長較快或壓迫性結節采用消融控制;疑似惡性病灶經穿刺確診后制定精準手術方案。
東方醫院外一科團隊通過超聲評估、穿刺診斷、分子檢測三重把關,為患者匹配最優方案。例如巨大囊性腫物首選化學消融,避免過度治療;疑似惡性結節則及時轉入根治性手術。與此同時,外一科甲狀腺外科組正建立術后長期隨訪數據庫,對比消融與傳統手術在復發率、甲狀腺功能等方面的差異,用循證醫學證據優化診療路徑。
立足中西醫結合,譜寫甲狀腺診療新篇
作為國家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東方醫院始終致力于融合現代技術與傳統醫學優勢。此次雙技術落地,標志著醫院在甲狀腺疾病領域實現三大升級——技術維度:形成從毫米級穿刺到微創消融的完整技術梯隊;服務維度:滿足患者對美觀、快速康復的多元化需求;學術維度:為中西醫結合防治甲狀腺疾病提供新的研究切入點。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一科計劃將消融技術拓展至甲狀旁腺良性腫瘤及淋巴結等相關疾病,同時研發融入消融相關全手術期的中醫藥協同技術,進一步彰顯中西醫協同創新的特色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