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5日,“第十二屆東方中西醫心血管病會議暨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承辦,會議圍繞心血管常見疾病中西醫防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新進展進行廣泛交流,通過多角度知識的交融,啟迪思維,與時俱進,共同研討中西醫心血管疾病的國際學術前沿和學科發展趨勢。
在開幕式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與少數民族醫藥司副司長董云龍致辭指出,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傳統醫藥大會的講話精神,需中西協同開啟心血管病發展新征程,傳承創新把握新機遇,學科融合探索新模式。東方中西醫心血管病會議已成功舉辦11屆,是凝聚共識、匯聚智慧、推動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提升的學術盛會。他希望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后續全會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匯聚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領域力量,充分發揮智囊團作用,為中西醫結合高質量發展及“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奮力前行。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醫政處處長王欣表示,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學科的發展是醫學領域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不僅代表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有機結合,更是醫學創新的重要方向。東方中西醫心血管病會議的12年,既是心血管學科快速發展的12年,也是中西醫結合事業迎來發展機遇的12年。本次會議匯聚了國內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其分享的最新研究成果、臨床經驗和學術觀點,將助力與會同道進一步拓寬視野、深化認識,促進中西醫在心血管領域的深度融合,為推動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學科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停指出,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的“領頭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北中醫風格發展之路,已成為一所集教育、科研、醫療、文化傳播于一體的中醫藥高等學府。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重點學科匯集了北中醫在京四所附屬醫院心血管學科的學術骨干,聚集了各家醫院的優勢資源,成功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四五”高水平重點學科。東方中西醫心血管病會議歷經12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心血管病專科會議交流的重要品牌,在展示研究成果、促進學術學科融合、凝聚業界共識、助力醫師成長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長陳建強強調,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面對這一重大挑戰,中醫藥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提供了寶貴的治療思想和方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中西醫結合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促進中西醫結合,不僅能夠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更能推動醫學的創新和發展。陳會長希望與會同道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分享經驗,碰撞思想,激發出更多的創新火花。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院長商洪才提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通過25個春秋的踔厲奮發,目前已經獲批了首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重點學科等多個國家級平臺的殊榮。東方醫院心內科作為首屆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的主委單位,同時也是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在心血管病中西醫臨床及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已經成為醫院的重要支柱科室。經過本次會議專家學者凝心聚力,必將促進中西醫融合,提升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能力。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勇指出,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致力于提升國內外人民健康水平,建設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東直門醫院接任新一屆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深感榮幸并責任重大。我們將積極促進中藥對冠心病、高血壓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著力提高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專業的診療水平和臨床療效,旨在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我們堅信,通過不斷努力,將為人民健康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推動中醫藥事業不斷邁向新的高度,造福更多民眾。
在本次會議上,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助理王亞煌對總會批復文件及第二屆委員會組織架構及人員名單進行宣讀。據悉,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于2024年12月14日履行換屆程序,并選舉產生第二屆委員會。除此之外,本次大會為主委單位進行授牌,為第二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長,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頒發證書。
會議最后,各大權威醫院教授圍繞高血壓、心房顫動卒中二級預防、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心肌梗死后心臟修復、糖脂代謝紊亂、雙心疾病、冠脈微血管疾病、心律失常、血運重建術后心絞痛等疾病,與會專家學者展開充分交流與深入探討。為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疾病防治領域注入了新的思路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