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發布《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項目公示名單》,我校東直門醫院脾胃肝膽病科與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協同申報“慢性乙型肝炎”、男科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協同申報“男性不育癥”、腦病科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腦血管病中心協同申報“多發性硬化”、心內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協同申報“心房顫動”、風濕病科與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協同申報“強直性脊柱炎/中軸型脊柱關節炎”共五個項目成功入選。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作為我國的重大傳染病之一,是降低"三病兩率"戰略的"三病"之首,也是國際公認治療難題。目前該病臨床治愈率低,口服藥物僅可抑制病毒延緩進展,大部分患者需終生服藥。其臨床表現復雜,發病機制多樣,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慢乙肝的停藥復發以及臨床治愈是當前治療慢乙肝面臨的重大挑戰。
東直門醫院脾胃肝膽病科依托國家“十一五”至“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在中西醫結合的理念指導下,聚焦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關疾病進行臨床科研攻關,主持的系列全國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證實了原創性"肝脾同調"治療法則下的"免疫孵育策略"對于乙肝治療的有效性。在診治慢乙肝及其相關疾病中充分發揮中西醫協同優勢,相關研究成果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脾胃肝膽科將以此次入選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項目為契機,持續提升科室中西醫協同服務能力,發揮中西醫協同引領作用,與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合作,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中西醫協同效能,圍繞患者核心需求,探索創新性臨床治療模式及機制,構建慢性乙型肝炎中西醫結合診療的長效機制和推廣路徑,為攻克慢乙肝這一國際難題貢獻“中國方案”。
男性不育癥
男性不育癥是男性最常見的生殖疾病之一,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已成為公認的發展趨勢,發病率日益增高。東直門醫院男科對于男性不育癥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中西醫臨床及基礎研究,在中醫藥治療男性不育癥優勢病種方向取得了顯著成果,驗證了中醫藥治療男性不育癥的確切療效,并探索了其部分機制。男科此次以第一牽頭單位入圍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項目,是對醫院男科在中西醫結合領域綜合實力的高度認可,標志著醫院在男性不育癥診治領域邁入了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多發性硬化
多發性硬化(MS)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白質炎性脫髓鞘疾病。東直門醫院腦病學科團隊致力于MS診療研究20余年,搭建MS患者病例登記平臺,建立分期辨治方案,在改善患者疲勞、感覺障礙、疼痛、焦慮抑郁等癥狀,以及降低復發次數,延緩殘疾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獲得一定療效。依托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項目將聯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團隊,建立一體化MS中西醫協作診療模式,為我國MS患者提供更好的個體化、精準化診療服務。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房顫)是21世紀心血管流行病,防治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中醫藥在改善房顫癥狀、減少發作等方面存在優勢,中西醫協作對于房顫的有效防治意義重大。東直門醫院心內科致力于傳承中醫名師的學術思想,不斷開拓創新,在房顫中西醫防治領域有所建樹,團隊率先提出氣虛血瘀、痰熱擾心是房顫基本病機,研發獲國家專利——參連復脈顆粒,被列為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藥”,臨床研究提示該方可減少導管消融術后房顫的復發、心衰患者室早發作頻次、改善心悸等癥狀。心內科作為第一牽頭單位將攜手全球最大的房顫診療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實現資源整合、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更好地發揮中醫、西醫的優勢,探索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
強直性脊柱炎/中軸型脊柱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常見的高度遺傳性炎癥性關節炎,致殘率高,給患者及家庭造成負擔。2022年ASAS/EULAR管理強調“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東直門醫院風濕病科長期致力于強直性脊柱炎/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的中西醫臨床及基礎研究,發展了象數形神氣的理念,從筋骨膜的角度構建針刀療法治療脊柱相關疾病的診療體系,曾先后獲得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等多項課題資助。此次入圍的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項目,是基于“以筋調骨,以形調氣”探討中醫非藥物療法對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與應用,后期將聯合全國協作單位,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相關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