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薪火相傳、勵精圖治,六十載歲月崢嶸、桃林芬芳。” 10月20日下午,在中藥高等教育創建一甲子的歷史時刻,中藥高等教育60周年高峰論壇暨2018年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年會在良鄉校區召開。各界人士齊聚北中醫,共敘中藥高等教育大計。論壇開幕式由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秘書長、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黨總支書記董玲主持。
我校黨委書記谷曉紅在開幕式上說,中藥高等教育經過六十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碩果累累,成績斐然。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為全國中藥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的推動和指導作用。她表示,我校長期以來高度重視中藥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一直將中藥和中醫視為左右手,醫藥并重!始終堅持“人心向學,傳承創新”的理念,不斷的探索中藥人才培養模式, 60年來培養了一大批中藥高層次人才。谷書記說,中醫藥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一定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住機遇,勇立潮頭,扛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才能不辜負發展的大好春天!谷書記說,藥”為“治病草”,“醫”為“治病工”,互相促進,分工不分家,這是中醫傳統特色優勢,不可偏廢,更不能脫離。中藥的應用和研究不能脫離中醫思維,要始終以中醫理論為遵循,注重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醫藥研究方法的融合,讓中藥的發展“更加傳統、更加經典、更加人文”。她以“嚶其鳴兮,求其友聲”喻志,希望中藥高等教育界的同仁們繼續發揚資源共享、攜手共進的優良傳統,共商大計、共謀發展!
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彭代銀代表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年會向論壇及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介紹,本次論壇及年會將圍繞“中藥學行業發展與中藥高等教育建設”,“中藥學術的建設與中藥高等人才培養”,“中藥學專業建設與中藥學高等人才培養”這三大主題進行研討。他表示,中藥高等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高等中醫藥教育、高等中醫藥人如何迎頭趕上、順勢而為是大家的共同使命和擔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綜合處處長周景玉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隨后,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名譽理事長、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匡海學教授以《對中藥學類人才培養及專業設置的思考》為題,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江西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劉紅寧教授以《培養有中醫思維的中藥人才》,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彭代銀教授以《突顯中藥特色,強化“五能”培養的思考與實踐》為題,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我校原副校長喬延江教授以《從中醫藥學科屬性談中藥人才培養》為題分別作了主題報告。與會嘉賓圍繞“中藥高等教育現狀與展望”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另一場分論壇以“中藥與天然藥物研究進展”為主題,由我校校長徐安龍和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孔令義教授分別主持。來自東京大學的阿部郁朗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的趙中振教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王喜軍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的楊世林教授、我校中藥學院雷海民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胡立宏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李醫明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劉中秋教授分別以《Engineered Biosynthesis of Medicinal Natural Products》、《談中藥傳統經驗鑒別的繼承與創新》、《中醫方證代謝組學:評價中藥有效性的新策略》、《中藥白頭翁的研究與開發》、《中藥配伍科學內涵及中藥先導化合物發現探索》、《蟾毒靈抗腫瘤活性、成藥性優化研究》、《幾種傳統中藥藥效物質研究及應用》、《中藥黃酮成分的肝處置新機制及臨床意義》為題作主題報告。論壇上,還為日本的阿部郁朗教授頒發了我校的境外客座教授證書。
同時,論壇還召開中藥高等教育60年回顧與總結座談會、中藥發展戰略研討會。海內外中醫中藥領域的名家名師,共同回顧了中藥高等教育60年的發展歷程,從不同角度介紹了自身領域中醫藥發展的現狀和情況,提出了未來的研究指向,同時對中醫藥事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表達了殷殷期望。
在知名校友論壇中,各位校友紛紛對學校發展獻言獻策。徐安龍校長對廣大校友長期以來對學校發展建設的支持表示感謝。徐校長說,校友和母校的感情是割舍不斷的。過去的六十多年,學校一直在不斷奮進,各項建設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同時我們仍要看到,學校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導致目前學校的資源、人才等出現匱乏。未來,學校要繼續在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布局、國際交流合作方面、附屬醫院建設方面下大力氣,保持北中醫在行業內的首善地位,引領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建設和發展。徐校長說,今天來參加論壇的都是中藥學院校友,但是醫藥不能分開,應該全面利用學校資源,將醫藥融會貫通。他希望廣大校友繼續為學校發展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集中校友的智慧,通過學校和校友的合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服務社會的能力,構建能夠促進學校產業成果轉化的平臺。他表示,學校會基于校友的建議,積極推動一切對學校發展和校友發展共贏的事業,來促進學校成果服務社會和產業化。
紀念中藥高等教育60周年高峰論壇圓滿結束。未來,我校將繼續在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上勇攀高峰、在推進中醫藥文化走向國際舞臺中不斷進取、在研究中藥療效的過程中不懈努力、堅持將中醫藥事業發展成“為國為民”的國之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