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在北京開幕。4日上午,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的“傳統醫藥教育論壇”作為大會平行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思成、人事教育司司長陸建偉、副司長周景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王琦、田金洲,以及來自30多個國家的300多位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大會致辭
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王瑤琪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主題為“開放的傳統醫學”,“開放”是傳統醫學對世界開放、對新時代開放,是接納新思想、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有效途徑。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傳統醫藥的重要呈現,是世界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教育肩負著推動傳統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使命。面對全球衛生健康新挑戰,迫切需要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相融合,在互學互鑒中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希望通過本次論壇,進一步凝聚共識,攜手國內外中西醫高等教育院校,站在世界醫學教育的前沿,開放交流、互通互學、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藥教育與傳統醫學教育、現代醫學教育融合發展,促進中醫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醫藥智慧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傳承開放——培養傳統醫學人才》主題報告
在“傳承開放——培養傳統醫學人才”主題報告環節中,世界衛生組織傳統、補充和整合醫學處技術官員劉嵚以《世界衛生組織2025-2034年全球傳統醫學戰略概況》為題,詳細闡述了世衛組織在推動全球傳統醫學發展方面的戰略目標及方向。他強調,世衛組織此戰略致力于推動傳統醫學的現代化與國際化,實現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有效結合,為全球健康覆蓋提供新動力。未來十年,世衛組織將加強與各國的合作,共同提升傳統醫學的研發和應用水平,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全球傳統醫學的發展指明方向,助力實現全民健康福祉。
我校校長唐志書以《面向未來的高等中醫藥教育》為題作主題報告。圍繞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挑戰以及提升中醫藥高等教育策略三個方面展開。他談到,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要遵循自身發展規律,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有科學預測性、適度超前性、切實可行性的發展目標。并介紹了我國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與實踐,深化學科融合、課程整合、本研一體等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就。圍繞數智賦能中醫藥人才培養、聚焦智慧教育體系建設、整合利用教育全程數據,提升中醫藥專業人才的數字化素養與應用技能,豐富知識結構,適應數字化時代發展要求等介紹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創新舉措。面向未來,將共同努力為中醫藥造福世界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西班牙歐洲傳統補充整合醫學基金會主席拉蒙·瑪麗亞·卡爾杜奇(Ramon Maria Calduch)以《歐洲傳統醫學教育發展建議》為題作主題報告。報告中,他詳細介紹了當前歐洲傳統醫學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著重強調了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教育體系標準化以及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性。他指出,通過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完善歐洲傳統醫學教育的法規體系,加強師資培訓,推動科研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顯著提升了傳統醫學在歐洲的地位和影響力,為民眾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融合發展——傳統醫藥人才專業教育體系》主題報告
在“融合發展——傳統醫藥人才專業教育體系”主題報告環節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發表了題為《世界中醫藥教育發展思考》的主題報告。他指出,當前醫學正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轉變,中醫藥因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在這一轉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世界中醫藥教育需順應這一趨勢,建設中醫學專業標準體系、強化中醫思維、注重傳統知識的傳承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中醫藥人才,推動中醫藥教育國際化進程。
原伊朗衛生部部長,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穆罕默德·侯賽因·阿亞蒂(Mohammad Hossein AYATI)以《伊朗傳統醫學從業者的教育》為題作主題報告。阿亞蒂博士在報告中全面介紹了伊朗傳統醫學的教育體系、培訓模式以及從業者的職業發展路徑。他表示,伊朗正在積極探索走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道路,根據傳統的方法發展循證衛生服務醫學學說,改善整體社會健康水平,為傳統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學依據,從而促進傳統醫學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承與發展。
拉丁美洲中醫學院院長路易斯·佩特羅斯(Luis Pedreros)以《拉丁美洲中醫藥的法律、健康和教育狀況》為題作主題報告。在報告中,他介紹了中醫藥在拉美地區的傳播和發展情況以及針灸在拉美國家醫療保健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他強調,為推動中醫藥在拉美地區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提升中醫藥教育水平,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和政策保障,使中醫藥在拉丁美洲發展規范化、標準化和國際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卡納伽·薩巴帕蒂(Kanaga Sabapathy)以《新加坡國際中醫教育的發展與機遇》為題作主題報告。他指出,新加坡政府正積極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加強中醫領域的專業行為準則和行醫實踐,同時加大對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力度,南洋理工大學已經升級系列中醫課程,加強國際中醫教育合作,為學生提供全面的中醫知識體系和實踐機會,推動中醫藥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交流對話
主旨報告結束后,圍繞“人才可持續的專業發展——學歷教育和人才培養”及“傳統醫藥專業培訓·西醫學習傳統醫學體系”議題進行研討,各國專家學者就傳統醫學教育的現狀、挑戰與機遇展開熱烈討論,分享各自在傳統醫學教育領域的創新舉措和成功案例,就如何構建完善的傳統醫藥專業培訓體系、西醫如何有效學習傳統醫學體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專家們一致認為,傳統醫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國際化、現代化和標準化的。各國應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傳統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論壇兩大主題主旨報告環節分別由江西中醫藥大學校長朱衛豐,新西蘭皇家學會榮譽院士、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大衛·帕特森(David Paterson)和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第一副校長安德烈·亞歷山德羅維奇·科斯汀(Andrey Alexandrovich Kostin),陜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蒲濟生主持。兩大議題交流對話環節分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琦,美國南加州健康科學大學助理副校長羅伯·拉塞爾(Robb Russell),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腦病科主任田金洲,美國生命大學校長羅伯特·M·斯科特(Robert M. Scott)主持。
大會志愿者慰問
本次世界傳統醫藥大會會議志愿者團隊全部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師生組成。學校及附屬醫院精心選拔了共計212名師生志愿者,涵蓋中醫、中藥、針灸推拿、英語等專業,包括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學生及海外留學生。他們為全球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代表等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累計服務時長超5000小時,展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們憑借專業態度、流利外語及優雅禮儀,贏得高度贊譽,展現了北中醫學子專業素養及風采,成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交流邁向新高度的有力證明。為表達學校黨委對志愿者的關懷與鼓勵,校黨委書記王瑤琪、校長唐志書、校黨委副書記張繼旺等親切慰問了我校志愿者,傳遞了來自學校的深切關愛與溫暖。
來自北中醫師生的聲音
國際合作處副處長、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王雪茜表示:通過此次大會,領略到各國傳統醫藥文化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更深切感受到各國對中醫藥的認同與期待。中醫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卓越的治療效果,贏得了國際友人的尊重與贊譽。
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姜幼明表示:大會作為跨越文化界限、融合多學科智慧的交流活動,為全球醫藥領域的協同合作搭建了橋梁,也為教育資源的廣泛分享開辟了新路徑。參會者得以開闊視野,汲取靈感,收獲知識與經驗,有力推動了傳統醫藥在現代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與弘揚。
中醫學院教授趙琰表示:這次大會為世界醫學工作者提供了匯聚、探討、分享的平臺,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健康觀念、教育理念和文化傳統在這里交流、碰撞、融合,傳遞出多元、傳承、共享的大會主題。形成了加強傳承的共識,又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新思想。
中藥學院教授林志健表示:復合型、創新型中藥人才培養是對接國際的關鍵路徑。只有不斷傳承與創新,做符合國人體質的“中國藥”,做世界認可的現代中藥,才能真正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全人類健康。
針灸推拿學院教師李寶金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傳統醫藥需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守正必溯本源,辨求學術之真源流是醫史學的根本任務,也是中醫學術理論發展不可或缺的必要前提。研究經典是守住針灸、中醫理論之“正”的必經之路,也是更好發展中醫的必由之徑。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邱仁富表示:傳統醫藥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通過召開世界傳統醫藥大會,有力地推動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有利于促進不同國家或地區傳統醫藥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培養一代代傳統醫藥人才,實現代代守護、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讓傳統醫藥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國學院教師熊益亮表示:此次論壇不僅拓寬了對傳統醫藥教育的認知,也深刻感受到我國對傳統醫藥的高度重視。在傳統醫學教育領域,中醫藥教育獨樹一幟,是全球傳統醫藥教育的引領者。在感到無比自豪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肩上的責任。
第一臨床醫學院教授穆曉紅表示:傳統醫學在世界衛生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要以“解決現實醫學問題”為目標,努力將傳統醫學優勢與現代醫學創新相融合,構建中醫藥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學貫中西,具備卓越科研創新、學科交叉能力和國際化素養的“中國醫學”拔尖創新人才。
人文學院英語教師邵英俊(雙語講解志愿者)表示:在大會服務中親身感受到了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擴大的話語權和越來越多的認可,也為學生志愿者們扎實的英文基本功和自信從容的風貌驕傲,期待今后為中醫藥文化“走出去”貢獻更多力量。
人文學院團委書記李子鳴(大會安保志愿者)表示:很榮幸帶領北中醫人文學院學生用專業與熱情服務大會,并見證同學們從校園走向世界舞臺的成長蛻變,在不同崗位上發光發熱,既彰顯了學校學院的教育成果,也為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化進程貢獻了青春力量。
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王梓旭(證件組志愿者)表示:證件是大型會議安全召開、規范召開的重要保障,也是大會宣傳的重要標識,很榮幸作為證件組學生負責人參與本次世界傳統醫藥大會的志愿服務工作。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展現北中醫岐黃志愿者的風采。
針灸推拿學院本科生孟楚川(會務組志愿者)表示:在開幕式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時,身為大會志愿者和中醫藥學子倍感振奮,使命感更加強烈,更加堅定了為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而奮斗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