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映未來,岐黃之術傳千古。4月2日,我校岐黃志愿者協會收到來自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感謝信,信中高度贊揚了我校志愿者在“醫濟蒼生一古今中醫藥學家巡禮展”志愿服務中的出色表現。這一封真誠的感謝信不僅代表著對岐黃志愿者們志愿服務工作的認可,也是對岐黃志愿者們無私奉獻和積極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鼓勵。
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指導,我校與中國科學技術館聯合主辦的“醫濟蒼生一古今中醫藥學家巡禮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辦。該次展覽取得了良好的展教效果,深受觀眾的歡迎和喜愛,并得到了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認可。
活動前,我校期刊中心主任潘彥舒和負責老師對志愿者進行了志愿服務必備的知識技能、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培訓,培訓完成后共組織學生志愿者105人次,包括春節假期在內的35個開館日開展志愿服務,在近300場展出中服務觀眾共計3182人。此外,我校兩位在職教師作為專家志愿者,也于春節假期加入志愿服務活動,為觀眾提供了高水平專業講解咨詢服務。
同時,通過志愿服務,同學們也收獲滿滿。2023級護理二本8班趙依然同學說:“參與本次活動給予了我大學生活的新體驗和向大眾科普的機會,讓我感到新奇、挑戰、自豪和感謝。“醫濟蒼生”展覽的講解工作是我首次以志愿者身份站在中國科技館的大平臺上面向社會大眾的機會。非常感謝北中醫和中國科技館的合作提供了進行中醫藥科普,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平臺,讓我能夠作為加強中醫藥科普、擴大中醫藥影響力的一份子。”20 23中五5班陳遠同學說:“我會盡可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延長自己的服務時間,每天大概延長2h左右,由于講解得實在太多,我往往會口干舌燥,但內心卻欣喜至極。面對游客對中醫藥的熱情,我也非常愿意向他們講解我們的國粹。”2023級藥管一班王君梟同學說:“從小到大,我總是以普通游客的身份來到中國科技館參觀游覽。而在2024年的伊始,我首次以北京中醫藥大學志愿者的身份踏入了展館。作為中醫四診儀的操作者與秩序維護者,在幫助游客們體驗智能中醫診治的過程中,同伴與我既提升了知識運用能力、也傳播了中醫藥文化,濃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長期以來,岐黃志愿者協會致力于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落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要求,我校各志愿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和社區的普及活動,積極展現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近三年來,協會志愿者隊伍持續壯大,人數已攀升近9000人次,志愿服務時長也累計達到300000余小時,實現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