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馬建交5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以2024年國際中文日為契機,在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支持下,北京中醫藥大學“中文+中醫藥文化”巡講巡展活動在馬來西亞舉辦。本次國際中文日的主題為“中文:架起文明互鑒橋梁”,學校精心策劃了中醫文化講座、中醫知識展板、中醫漢字書法體驗、中藥香囊制作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希望以中醫藥文化為載體,促進中文及中醫藥在馬來西亞的交流與傳播。
4月15日上午,巡展巡講代表團首先來到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華文媒體——星洲日報總社,與星洲日報企業公關及業務促進總經理陳金泉座談,雙方就推動中醫藥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傳播進行了深入溝通。
當天下午,代表團來到馬來西亞中醫總會,正式開啟巡講巡展活動。馬來西亞中醫總會邢益騰會長對北中醫代表團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表示中醫學作為中國傳統知識的瑰寶,以獨特的診療手段和疾病預防理念,為人類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國際傳播中心王珊珊副主任代表學校致辭,感謝中醫總會、拉曼大學對于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分享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使更多的馬來西亞人民了解中醫藥的深厚底蘊,同時進一步增進中馬兩國人民對彼此文化的了解。
我校趙百孝教授帶來了主題為“學習中醫理念,維護身心健康”的精彩講座,講述了中醫基本理論中陰陽、五行的概念,向聽眾們介紹了常用的保健穴位,市民們認真聆聽并做筆記。我校胡雁賓副教授講解并演示了中醫養生功法—八段錦,市民們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跟隨練習,并表示練習之后身心舒暢。我校王樂鵬副教授主講的“跟著時間去養生,你的運氣會更好”講座同樣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熱情參與,講座結合中醫理論與現代生活節奏,闡述了如何通過遵循自然規律來提升個人健康與生活質量,引起了廣泛共鳴。
4月16日,“中文+中醫藥文化”巡講巡展活動在拉曼大學舉辦。活動現場以豐富多元的形式展示了中文及中華文化的魅力,吸引了眾多師生及市民前來參與。與拉曼大學孔子學院合作舉辦的中醫書法活動選取了與中醫理論相關的漢字邀請參與者進行書法體驗。中醫與中文和書法藝術的巧妙結合,讓參與者不僅學習到了與中醫相關漢字及知識,還領略到了中文和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現場參與者還紛紛前來參觀學習中醫藥展板,體驗制作中藥香囊的樂趣,整個活動現場充滿了互動和交流。大家表示,在制作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中醫藥知識,更通過實際操作增進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體驗和認識。
講座環節,趙百孝教授帶來主題為 “艾灸療法的創新應用”的講座,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艾灸的原理、發展以及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前景。王樂鵬副教授則分享了以“五運六氣理論提升中醫臨床診治效能”主題的講座,探討了如何將傳統理論與中醫臨床實踐相結合,提高中醫的療效。
此次“中文+中醫藥文化”系列活動為馬來西亞民眾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中文和體驗中醫藥文化的平臺,得到了參與者的高度贊揚,以中文及中醫藥為橋梁,進一步促進了中文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