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先后公布了全國高校和北京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名單。我校機關黨委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黨支部入選教育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系黨支部、第三附屬醫院腦病科黨支部、中藥學院中藥資源與鑒定系黨支部、生命科學學院整合醫學中心黨支部入選北京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
機關黨委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黨支部現有黨員14人,擁有院士1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校級人才5名。支部書記鄭燕飛同志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支部緊密圍繞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扎實推動基層黨建引領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致力于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聚焦“中醫治未病助推大健康”“加強中醫藥領軍人才培養”兩條主線,依托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和王琦書院兩大平臺,在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齊發力。王琦書院以培養“臨床大師”和“科研大家”為主要目標,聘請131位院士和國醫大師作為特聘教授,是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的有機融合,是中醫藥教育模式的創新之舉。王琦院士帶領開發的“數字中醫人”項目,基于全人群9種體質量表及9種體質系列調護方案,助力中醫治未病醫療模式的轉型和升級。王琦書院及九體醫學館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目標,被七部委授予國家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獲國家標準立項,“中醫體質辨識體系建立及應用”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黨支部獲得科技部“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支部多次前往蘭考、菏澤、高郵等地義診,為大眾進行科普宣傳、為基層中醫院開展專業授課等指導,提升中醫藥服務基層能力。
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系黨支部是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現有黨員20人,支部成員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現有全國名中醫2人、首都國醫名師8人、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4人,獲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師德先鋒等表彰4人次,獲北京市教學名師表彰3人。支部書記劉丹彤獲北京高校青教賽二等獎、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青教賽三等獎。黨支部所屬教研室為學科規劃教材主編單位,其中2門學科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個教研室牽頭建設教育部首批虛擬教研室。黨支部圍繞“六向建設思路”持續發力,以“六有學習法”和“六學工作法”加強理論學習;推動“五問”工作,黨員對標反思常態化;組織“我們走過的路”系列黨日活動并形成品牌。創新并開發了基于“病脈證并治”的中醫古籍深度標引系統和名老中醫經驗研究與推廣應用一體化平臺,服務全國2300家基層醫療機構。推動中醫疫病學學科創建,面向全國20余萬人開展中醫疫病培訓。開展進邊疆、進鄉村、進部隊的義診活動。每年吸引全國近10萬名同行學者和基層醫生線上參會學習,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第三附屬醫院腦病科黨支部現有黨員13人。支部成員包括獲得國務院政府特貼的名老中醫、岐黃學者,全國和北京市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北京市突貢人才,北京市師德模范先進個人、“郭春園式的好醫生”“北京中醫行業榜樣人物”。支部書記孫文軍先后獲得第五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北京市優秀規培教學主任等榮譽。支部堅持黨建與業務“雙輪驅動”兩手抓,創建支部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著力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學科團隊業務攻關、科研創新和立德樹人,成為中醫藥防治神經精神疾病的創新團隊和國家中醫優勢專科。支部團隊以中醫藥防治神經精神疾病為特色突破創新,是國家衛健委中醫臨床腦病重點專科和中醫神志病學重點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岐黃學者項目、國家中醫藥行業專項等重大項目30余項。主持制定抑郁癥等疾病的行業指南、標準合計6項,申報專利4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藥學院中藥資源與鑒定系黨支部是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現有黨員11名。支部書記石晉麗是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負責人。支部堅持“一支點,兩主線,雙帶頭,兩促進”的核心發展思路,先后與北京、山東、云南、新疆等多地政府企業融合幫建,幫助云南滇本草藥材股份有限公司解決藥材種植、產品研發中的“卡脖子”問題;與新疆華春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合作,持續推進神經精神類1.1類中藥創新藥的成果轉化。支部堅持黨建聯建帶動產學研融合,開展與山東平邑“九間棚村黨委”黨建共建活動,進行金銀花新品種選育及深度開發;對接幫扶云南大姚、雙柏等地的中藥材產業;助推貴州蕉芋特農產業及抗性淀粉產業的融合發展。支部創新構建的“一采四修”(在采藥實習的同時,修思政、修美育、修素質、修勞動)新教學模式已推廣至全國二十余所中醫藥院校,并獲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教學成果二等獎等榮譽。
生命科學學院整合醫學中心黨支部是教育部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現有正式黨員29人,支部書記張成崗是北京市科技新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黨支部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系統觀念創新工作方法,以塑造品牌探索引領模式,打造形成具有特色的“12345”高質量基層黨建體系,即聚焦一條主線(黨委-支部-支委-黨員-群眾)、著力兩個支點(科研精神、思政創意)、考核三個維度(支部執行力、干部滿意度、黨員評價制)、構建四條渠道(線上線下聯動,校內校外共建)、落實五個服務(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圍繞“七個有力”建設目標,通過多元化教育學習模式,加強支部建設思路整體升級。《創新“12345”工作法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入選2021年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做法匯編。
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是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為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培育工作的重要舉措。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將其作為提升教師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重要抓手。在本次選育過程中,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工作部署,學校黨委擇優推薦一批教學科研一線教師黨支部參加“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遴選。這批行動團隊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充分發揮高校“雙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開展黨建聯建、教育服務、科技賦能、實踐育人等各項任務,示范引領全校師生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征程上砥礪新擔當、展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