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7日,我校青年教師社會實踐團赴陜西省銅川市就該市中醫藥產業發展現狀進行社會實踐調研。
此次調研由副校長喬延江帶隊,副校長谷曉紅、校高級訪問學者敬天林、工會常務副主席文萍、人事處處長郭書文、中藥學院副院長雷海民、黨校辦副主任張小勇及各學院的專家教師組成。
7月24、25日上午,實踐團冒著酷暑,前往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衛生院、陜北革命老區照金鎮義診,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我校專家們克服天氣炎熱、方言溝通困難等難點,共接待患者百余名,受到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7月24日下午,實踐團對銅川市孫塬鎮中藥材種植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發現,銅川市發展中藥材種植專業鄉鎮5個,專業村16個,企業7個,種植大戶1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1個,人工種植中草藥面積達7萬畝。其中耀州黃芩和宜君黨參因質量上乘,被稱為“耀芩”、“宜黨”。
7月25日,實踐團參觀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并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大家通過一段段歷史文字、一張張珍貴圖片、一件件歷史實物展示,緬懷了革命先烈和前輩的光輝業績及卓越功勛。在一本碩大的電子史冊前,大家一頁頁翻看著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的光輝歷史,心靈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在薛家寨革命舊址,大家通過攀爬陡峭的石階,穿越了懸崖上的棧道,參觀了紅軍一、二、三、四號寨舊址和設立在巖洞中的紅軍醫院、被服廠、兵工廠、倉庫、指揮部等遺址,體驗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西北創立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歷程。
7月26日上午,谷曉紅副校長在銅川圖書館報告廳做了《身心和諧,健康一生——健康理念與養生方法》健康知識專題報告會。銅川市副市長曹遠勃及相關市政府負責人參加了活動。報告中,谷曉紅副校長以鮮活生動的事例,聲情并茂地闡述了什么是健康、什么是養生,從起居養生、睡眠養生、飲食養生、運動養生、房事養生、娛樂養生、針灸推拿養生和藥物養生等12個方面,作了長達3個小時的精彩報告。當地干部群眾表示,報告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受益匪淺。
7月25、26日下午,在當地領導的帶領下,實踐團考察了藥王故里孫塬鎮和藥王山,了解了當地藥王祠的藥王文化,以及當地政府近年來在挖掘藥王山文化、加強藥王山綠色生態建設方面做出的成績。
實踐團還先后到孫思邈紀念館項目地、孫思邈學院項目地、孫思邈醫院項目地、興盛德制藥公司進行調研,并看望了我校暑期在銅川市見習的學生們。座談中,谷曉紅副校長指出,同學們要珍惜這次難得的實踐機會,計劃好在銅川實習的每一天,要以感恩的心態,感受銅川的中醫藥文化、歷史人文,既要使自己思想和感情上得到升華,更要展示出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她還叮嚀同學們要注意安全,遵守紀律,在銅川度過一個有收獲、有意義的暑期。喬延江副校長強調,銅川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有文化的地方,是一個圣地。作為未來的醫生,到藥王故里見習很有意義,希望同學們認真向老師學習,認真汲取藥王的醫德、醫術,提高對中醫藥理論的認知水平和能力。
晚上,實踐團領導與銅川市領導舉行了座談會。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合作,推進銅川市中醫藥產業發展進行了溝通交流。谷曉紅副校長表示,對市校合作推進的孫思邈學院、孫思邈醫院、孫思邈博物館項目充滿了信心,學校會與銅川市、陜西省共同努力,做好孫思邈學院的申報工作。同時建議,在醫院、博物館建設中,市校要加強對接,建設中要先硬件、后內涵。希望銅川在打造健康產業的同時,也要打造文化產業,實現雙輪驅動。北京中醫藥大學愿為推動銅川中醫藥事業作貢獻。喬延江副校長說,北京中醫藥大學與銅川市的合作在穩步有效推進,通過這次對銅川文化、歷史、人文等的考察后,感到銅川建設孫思邈學院、孫思邈醫院、孫思邈博物館有其獨特性和重要性。銅川是一個轉型城市、有文化的城市、有歷史的城市、有特色的城市,在項目建設中,要充分發揮規劃的有力作用,真正把銅川打造成宜居城市、西安的后花園。
此次考察調研活動是我校與銅川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后,我校一次規模較大的來銅川實地調研活動,旨在加強青年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促進理論知識的轉化,了解銅川市中醫藥產業發展現狀,為市、校合作貢獻廣大青年教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