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是一類治療2型糖尿病的重要新藥,因其卓越的有效性,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人體中GLP-1主要由腸道L細胞分泌,在促進胰島素分泌同時又能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從而降低血糖濃度。此外,GLP-1還可以促進β細胞增殖分化改善胰腺功能,并作用于中樞,發揮抑制食欲、減輕體重的療效。近年來GLP-1RA研發領域進展迅速,新藥持續涌現。然而,對于現有的眾多GLP-1RA藥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亟需系統評估。
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萬瑾毅副研究員、姚海強副研究員帶領團隊,與芝加哥大學Chun-Su Yuan終身講席教授團隊合作,針對GLP-1RA藥物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體重控制、血脂情況以及用藥安全性等多方面作用開展了系統而詳盡的評價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GLP-1 receptor agonists on glycemic control, body weight, and lipid profile for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為題發表于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 107.7)。
本研究共納入76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涉及15種GLP-1RA藥物以及39246名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發現這15種GLP-1RA藥物均可顯著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其中Tirzepatide在改善血糖代謝方面療效最佳。GLP-1RA藥物也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在這一方面CagriSema減重效果最為顯著,此外Semaglutide在改善2型糖尿病血脂水平方面最為有效。研究也發現GLP-1RA藥物存在引發消化道副作用的風險,個別藥物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癥狀,尤其在高劑量的情況下更應謹慎使用。
中醫學院姚海強副研究員及碩士生張安琪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萬瑾毅副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北京中醫藥大學為論文的第一及通訊作者單位。本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在代謝性疾病以及腸道疾病研究方面建立長期穩定合作,已聯合發表十余篇研究論文,取得了系列成果。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2274379)、北京中醫藥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項目(2021-XJ-KYQD-004)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揭榜掛帥項目(2022-JYB-JBZR-009)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www.bmj.com/content/384/bmj-2023-07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