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創建于2012年12月28日,短短的10年時間,醫院從日門診量40人次的小門診部起步,發展成為年中醫藥服務人次近200萬的三級甲等綜合中醫醫院、全國百強中醫院、全國基層中醫藥改革試點單位、深圳東部中醫醫療高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轉變。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院區
醫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推進“專業+服務+效能”三型管理,發揮黨委“領頭雁”,支部“強堡壘”,黨員“先鋒隊”作用,形成了以患者為中心、以員工為根本,長期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貢獻的“家院文化”。
一、以擔當的導向,培養專業型人才
(一)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建設黨員教育示范基地
自建院起,醫院黨委系統規劃家院文化的學習路徑,形成“五位一體”黨員紅色教育鏈,打造了“樹黨風”的黨建長廊、“正廉風”的以藥喻廉長廊、“傳國風”的中醫藥博物館、“揚院風”的院史館和“強學風”的書記工作室,2023年被龍崗區區組織部授予“龍崗區黨員教育示范基地”,為促進醫院黨建與醫院文化、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保障。以此為基礎所撰寫的黨建論文《“五位一體”黨員紅色教育鏈賦能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被核心期刊發表,實現了成果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夯實思想根基。
醫院黨建長廊
(二)突出先鋒模范作用,科學推進“頭雁工程”
醫院黨委打造理論學習“初心課堂”,發動黨支部共建“頭雁論壇”,開展“書記查房”領航中心工作,形成理論共學、活動共辦、難題共解的運行模式。醫院黨委累計培養了61名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擔當作為的優秀干部,科室主要負責人擔任支部書記占比達100%,為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打下堅實基礎,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以黨建主題創辦《身邊黨員的故事》《每周一談》《每周一星》《黨建專題展》《微黨課》等,樹立先進典型,在全院員工中營造學習先進,向榜樣看齊的濃厚氛圍,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先鋒力量和組織支撐。
黨委書記查房
(三)創新推動人才發展,著力破解學科難題
醫院黨委堅持頭雁領航,選優育強“雙帶頭人”,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按照整體學科布局,將學科分為“高峰學科”“高原學科”“支撐學科”,通過院內重點專科遴選、專科群建設等方式,推動形成“院有品牌、科有特色、技有專長”的發展格局。通過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醫院擁有了9個省市級重點(特色)專科、1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培育項目,均為黨建+業務“雙帶頭人”。
與此同時,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醫院每年投入100萬經費支持院級科研課題、200萬經費用于院內制劑申報工作,開設中藥煮散窗口,完成5個制劑產品工藝研究,創建深圳市龍崗區中醫藥創新與免疫再生重點實驗室及深圳市龍崗區中醫生育力保護與優生優育重點實驗室,其中《類器官工廠及培養基系統研發》及附帶相關發明專利成果轉化金額達1000萬元。
二、以變革的思維,構建服務型醫療
(一)優化服務患者路徑
一是踐行服務群眾理念。黨員干部帶頭出夜診、周末出診、節假日出診,滿足市民就醫需求。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大力培育院內重點專科,開展專科評審工作,以評促建提升專科診療能力。
二是特色療法深化基層建設。堅持“醫護人人成為中醫治療師,患者個個享受中醫特色服務”的理念,開展“一招鮮”“一科一品牌”“中醫專病門診”等中醫特色服務,為市民提供高質量的基礎醫療。發揮中醫優勢,通過經典病房打造、增設中醫護理門診等措施,持續提升區域輻射能力。
醫院為市民提供優質中醫治療
三是服務市民潤物無聲。豐富科普教育活動,借助醫院健康促進委員會平臺,組成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每年開展百場以上義診講座,向市民輸送中醫健康知識。充分發揮“廣東省名中醫”效能,建成龍崗區衛健系統首個中醫藥專業化“五老”工作室,開展“學中醫、識百草,做小小中醫傳承人”“邂逅中醫藥”“小小講解員”等主題實踐活動。
(二)科學推進“智慧醫院”建設
實現數據跑腿,醫院更加智能。醫院文化建設需要系統化、規模化的氛圍營造,更需要患者和社會的認同,以塑造醫院社會形象,引發公眾共鳴。強化“家院文化”管理出效能,醫院推進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綜合管理平臺與中醫健康管理建設,全面推進五級電子病例申報工作,讓信息化成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能;在深圳市首創并實現醫惠系統中醫護理方案板塊與PDA對接,建立護理敏感指標電子看板,實現護理管理信息化;全面上線運行預算,實現對采購、招標、合同、收入支出及財務等各個環節的信息化全流程管理,穩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智慧醫院配藥系統
(三)領挈普惠健康工作千場
依托深入開展“黨建引領 健康惠民”活動,醫院黨委不斷提升“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精神內涵,主動與醫保局龍崗分局、龍崗公安分局、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黨建“結對共建”,進企業設立了5個中醫健康工作室,與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龍崗學校等20余所學校共同搭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黨建共建基地”和“治未病工作站”,在園山院區建成全區首個社區及中醫藥科普館。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黨建共建基地揭牌儀式
黨委胡世平書記受邀在龍城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經驗分享交流會上以“街院共建齊攜手,三定三聯展效能”為主題進行交流,實現街道、社區、學校、醫院資源共融,為市民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樹立健康理念。醫院發揮主院區、分院區和11家社康中心輻射作用,推動黨員社區“雙報到”,黨員主動行走社區,把中醫藥文化帶進校園、社區、企業、機關和黨群服務中心,集中力量提升轄區居民健康素養。
醫院每年下沉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中醫基本知識、養生講座、社區義診、中醫適宜技術體驗等80余場,參與黨員人數300余人次,惠及群眾超1萬余人。在園山院區打造龍崗區首家社區級中醫藥科普館,園山院區已開展26場次義診講座惠及周邊居民。
三、以系統的理念,培育效能型醫院
(一)全國推廣快速發展經驗
2022年1月28日,“讓百姓共享優質中醫藥服務的‘龍崗經驗’”首次刊登在國家中醫藥局官方微信公眾號 “中國中醫”發布的2021年中醫藥發展成績單。
醫院黨委書記胡世平在全國縣級中醫醫院建設推進會做匯報
近年來,醫院吸引近200家省市縣級中醫院前來調研。2023年11月24日,21位縣級中醫院書記、院長到醫院學習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經驗;2023年12月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全國縣級中醫醫院建設推進會,總結縣(區)級中醫醫院建設發展成效,促進縣級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醫院以“創新驅動建強建優縣域級中醫院”為題作從黨建、文化、改革方面講述醫院十余年的快速發展經驗,闡述“敢闖敢試”特區精神。醫院作為廣東省代表在全國縣級中醫醫院建設推進會上發言,在第十七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暨第三屆公立醫院績效大會上,圍繞快速發展經驗分享、中醫藥發展前景和中醫院高質量發展探索三方面內容,分享發展經驗。
(二)創新推廣中醫治未病服務模式
2018年醫院創造性提出“三共享、兩獲得、一滿意”的中醫藥綜合改革目標(共享中醫治未病大健康服務、共享簡便驗廉的優質中醫藥服務、共享慢性疑難疾病中醫特色服務,實現居民對中醫藥服務有更多獲得感、醫務人員從事中醫藥工作有更多獲得感,讓人民群眾滿意),形成“龍崗經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國醫大師與醫院治未病團隊
醫院引進工程院院士王琦國醫大師團隊,依托深圳市中醫治未病質控中心及區中醫適宜技術質控中心掛靠單位優勢,成立龍崗區基層中醫藥指導中心,聯合全區12家公立醫院中醫科、147余家社康中心等形成治未病服務網,促進全區社康中心中醫治未病推廣覆蓋率達到100%,2022年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診療量占比達48.14%,中醫處方603.77萬張,龍崗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實現從車尾到車頭,躍居全市前列。
2023年醫院牽頭制定的深圳市《醫療機構中醫治未病工作規范》地方標準正式發布,成為全國首部治未病服務地方標準。2023年醫院黨委與黃閣坑社區黨委在黃閣坑京基御景黨群服務中心共同建立中醫治未病工作站,為全國首個在黨群服務中心授牌的中醫治未病工作站,覆蓋居民6.1萬人,其中已納入慢性代謝性疾病管理的約為3000人,培養了一支40余人的醫療志愿者隊伍,形成良好的“醫院-黨群-居民-物業”互動關系。
(三)多項榮譽凝聚人文服務力量
鑄就優質服務品牌,醫院具有深圳市勞動模范1名、深圳市示范性和創新性勞模工作室1個,累計創建市級醫患和諧示范崗1個,各級巾幗文明崗19個、青年文明號4個,獲得深圳市“文明單位”、龍崗區“文明單位”、龍城街道辦“文明醫院”稱號,以先進崗位帶動醫院整體服務發展,把黨組織的領導力和組織力轉化為推進中心工作的強大動力,凝聚出“領導圍繞員工轉、后勤圍繞臨床轉、臨床圍繞病人轉”的人文服務力量。
龍崗區基層治未病工作站授牌儀式
推進中醫服務的基層改革,牽頭建設147家社康治未病工作站,實現71項中醫針灸項目納入社康中心打七折范圍,居民共享“簡、便、驗、廉”中醫藥服務初見成效,百姓共享優質中醫藥服務“龍崗經驗”被列為2021年全國中醫藥創新發展成績單榜首。
(四)醫院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百強
在醫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2023年醫院順利通過三甲復審。自2018年起,醫院在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進入百強,2022年排名升至74名,名次逐年提升;醫院檢驗科通過ISO15189現場評審,成為龍崗區首家通過評審的醫學實驗室;成功掛牌全國首家中醫院生命健康敘事分享中心,黨的建設和人文醫院建設雙融雙促的工作模式基本實現;用心用情精準幫扶,對口幫扶靖西市中醫醫院、百色市那坡縣中醫醫院的醫院管理、專科建設、人員培訓、醫療服務等工作,在脫貧攻堅大局中彰顯擔當。
“全國率先”“全市首創”“全區唯一”等40多條類似字眼在醫院高質量發展中屢屢出現,以點帶面實現了醫院的高質量發展,2021至2023年連續三年獲評龍崗區衛生健康系統黨建績效評估工作第一名,并榮獲中共深圳市委衛生工作委員會2020-2021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