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5月22日報道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創新發展聯盟為基層中醫藥賦能,全文如下: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創新發展聯盟為基層中醫藥賦能
通訊員 楊毅華 劉婷婷 許明威
截至5月17日,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以下簡稱“北中醫深圳醫院”)牽頭的創新發展聯盟成員單位橫跨11省共18家單位,今年年底將完成50家單位簽約。南北融合、東西貫通、內外合璧,聯盟堅持“以點帶面輻射引領,片區聯動共同提升”的原則,將東西南北、沿海和內地的基層中醫院聯合在一起,力爭聯盟成員單位遍布全國各省和直轄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新醫改下的中醫藥創新發展模式,為中醫藥事業發展賦能。
打破地域界限 賦能基層中醫院發展
掛牌中醫藥傳承工作室,開展義診、學術講座、帶教查房等活動交流傳授經驗……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創新發展聯盟交流中,一場場學術活動正在如期進行,專家團隊涵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廣東省名中醫,省、市級重點中醫學科帶頭人等,以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此舉不僅服務當地百姓,響應國家“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工作,更能提升當地醫療機構的中醫診療水平,進一步實現群眾、醫院、政府“三贏”。
基層中醫藥的發展,是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當前,我國優質醫療資源供給與人民群眾需求之間還有一定差距,在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表現尤為明顯,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分級診療模式落地實施勢在必行。
202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全國縣級中醫醫院建設推進會,聚焦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院全覆蓋的總體要求,以專科建設為突破,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支撐,加快推進縣級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群眾就近享受優質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會上,北中醫深圳醫院作為全國8家代表之一發言,現場取得巨大的反響與共鳴。順應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趨勢,北中醫深圳醫院在今年初發起了中醫院創新發展聯盟倡議,與各加盟單位全方位開展深度合作與幫扶,并收到了來自上海、重慶、廣州、廈門、江蘇、浙江、四川、海南等50多家單位邀約。
打破地域局限,聯盟成員單位充分體現地域特色和發展優勢,在醫療技術、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共同發展。
“堅持‘以點帶面輻射引領,片區聯動共同提升’的原則,聯盟將力爭成員單位遍布全國各省和直轄市,為推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先行示范。”創新發展聯盟發起人、北中醫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胡世平表示。
根據計劃,2024年上半年,聯盟將完成30家單位簽約,2024年底完成50家單位簽約,2025年完成100家單位簽約。
“三共享、兩獲得、一滿意” 傳授中醫藥基層改革“龍崗經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創新發展聯盟以實現“三共享、兩獲得、一滿意”中醫藥綜合改革目標為指引,即共享中醫治未病大健康服務、共享簡便驗廉的優質中醫藥服務、共享慢性疑難疾病中醫特色服務,實現居民對中醫藥服務有更多獲得感、醫務人員從事中醫藥工作有更多獲得感,在聯盟內全面推廣完善全國中醫藥基層改革“龍崗經驗”。
2012年,深圳市龍崗區人口約585萬人,僅有中醫病床10張,全區執業醫師、護士、藥師、技師加起來不到200人。北中醫深圳醫院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開業,經歷10年發展,實現龍崗區中醫事業發展從“車尾”到“車頭”的轉變。2023年底,龍崗區中醫床位達995張,中醫類執業醫師工作者超1577人,并構建起15分鐘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
“頂天、立地、靠海”是北中醫深圳醫院發展的基礎底色。掛牌成為全國中醫最高學府的臨床醫學院、作為最基層的區一級中醫院、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建設,三種因素相交,讓北中醫深圳醫院在發展中不僅面臨了基層的難點和堵點,也從中看到了希望和突破。
10年間,北中醫深圳醫院創下40多個全國、全省、全市、全區中醫改革的第一,創造了發展的“深圳速度”,實現醫院“五年創三甲”“六年入百強”。
2018年底,北中醫深圳醫院在全國率先提出“三共享、兩獲得、一滿意”的中醫藥綜合改革目標,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了“龍崗經驗”。
在治未病方面,醫院引進王琦國醫大師團隊,開展“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牽頭制訂深圳市《醫療機構中醫治未病工作規范》,成為全國首部治未病服務的地方標準。在疑難重癥方面,醫院設立中醫經典病房,在日常工作和急救過程中廣泛運用中醫經典方藥,彰顯中醫藥優勢。
改革以來,“龍崗模式”得到反復檢驗和淬煉,北中醫深圳醫院于近年吸引了全國各地近200家省市縣級中醫院前來交流學習,為創新發展聯盟的誕生提供了先決條件。通過創新發展聯盟平臺,醫院將全國中醫藥基層改革“龍崗經驗”持續向內地醫院輸出,與加盟單位共促中醫藥事業快速發展。
為持續提升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未來,創新發展聯盟將致力于打造“1個創新發展平臺,2項服務體系,3大建設工程、10+項目發展措施”。1個創新發展平臺指的是建立中醫藥創新發展平臺,2項服務體系指的是建立管理經驗指導和黨建建設服務體系,3大建設工程指的是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播工程、打造“7+1”中醫優勢專科集群工程、開展人才培養工程。
聯盟將結合各地各醫院的資源稟賦、學科基礎、人才資源等,深挖傳統優質中醫流派,共謀高質量發展策略,為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而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