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在于以方治證。中醫療效的取得,在于方證對應。頤安都會社康全科醫生李錦江,潛心于中醫經典方劑研究,強調臨床使用經典方劑的精準性,尤其喜歡使用“小劑量”“小處方”,善投輕劑而奏大效,被譽為“做減法的中醫師”。
李錦江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的全科主治醫師,是三部六病學術流派第三代傳人,師承全國名老中醫馬文輝教授。曾榮獲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局頒發的“龍崗百名好醫生”、“社康楷模”“抗疫先鋒”“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杏林新星”等榮譽稱號。
出身中醫世家,踐行基層醫者初心
李錦江與中醫結緣,源自他的爺爺。李錦江從小就愛看爺爺出診,爺爺望聞問切時,那雙手既能嫻熟點穴,又能精準施針,他常常看得入迷,對中醫充滿了好奇和興趣。
2012年,填報高考志愿時,李錦江毫不猶豫選擇了中醫。初入中醫之門,他滿心憧憬但也充滿迷茫,好在大二那年,他有幸遇到了傳道授業解惑的恩師,恩師邊出診邊教授他每個病人的脈象和辨證,從陰陽五行到臟腑經絡,從中藥配伍到針灸推拿,把經驗毫無保留傳授給他。
對此,李錦江說:“每一次跟診,都是一次生動的中醫課,讓我對中醫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憑著對中醫滿腔熱愛與追求,李錦江從醫之路遇到了諸多引領他前行的老師,他們言傳身教,耐心解答他的疑惑、細心指導他臨床實踐,不僅傳授醫術,更傳播醫德,讓他領悟醫者仁心的重要性。
8年學習時光悄然而逝,碩士畢業后,原本有機會留在三甲綜合醫院的李錦江,義無反顧加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頤安都會社康,成為一名全科醫生。
談及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他說到:“基層是最鍛煉人的,在社康出診,我無法預判來的患者會生什么病,這對于年輕醫生來說,考驗是巨大的,成長也是最快的。
用藥精準且經濟,以小經方詮釋大醫道
臨床上,李錦江喜歡使用小經方,每開一個藥方,都力求用最少的藥材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他精選藥材,巧妙配伍,踐行“用藥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理念。
這種小經方的使用方式,不僅確保了用藥的安全性,也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很多患者在拿到藥方后,都驚訝于藥材的簡單和便宜,紛紛表示,“從沒喝過這么便宜的中藥,但效果卻出奇得好。”除了用藥的精準和經濟,治療效果更是讓人稱道。
牛先生(化名)是一位深受頭痛困擾的患者,近二十年他只要出汗后一受風就容易頭痛,有時候痛得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李錦江辨證后,認為牛先生的頭痛是由于“營衛不和”所致,針對牛先生的病情,他開出“萬方之祖”桂枝湯。牛先生服用一劑后,頭痛癥狀得到明顯緩解。
李錦江介紹到,“當營衛不和時,人體的防御機能便會減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桂枝湯是張仲景所創的經典名方,組方中只有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炙甘草區區五味藥,但全部是精兵良將,總體作戰思路,攻守兼備,由里及表,能夠調和營衛、解肌發表、溫通經脈。”數月后隨訪,牛先生吹風后頭痛再也沒有發作過。
患者有口皆碑,微信群里的健康使者
古語有云:“醫乃仁術,德者居之。”李錦江性格溫和,接診不急不躁,態度和藹可親,許多患者都將他作為首診醫生。
從醫僅不到四年,李錦江已經診治了眾多患者,據統計,全年接診人數9000余人,復診率70%以上,收到患者感謝信3封,錦旗13面。
值得一提的是,李錦江的病人群體呈現出一種特殊現象。很多時候,他的一位患者治愈后,會帶動整個家庭、一個小區,甚至一個單位的成員都前來尋求他的治療。
莊女士一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經常從清遠驅車前來就診。經過李錦江治療,莊女士婆婆多年的血小板減少癥得以痊愈,隨訪兩年未見復發;莊女士母親膽囊息肉也在中藥保守治療后消失;而莊女士小孩的過敏性哮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再需要頻繁住院治療。莊女士評價道:“李醫生不僅醫術好,還常常微信問候我們,我能感受到他是真的關心我們的健康,實在是一位難得的好醫生。”
作為“基層健康守門人”,李錦江積極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目前他負責管理的微信群有4個,每個群里都至少有200位成員,即便工作再繁忙,看到居民提問的消息,都會第一時間給予回應,耐心細致地給出適當建議。他還會結合季節和節氣的變化,定期在群里推送中醫養生知識,提升居民的中醫保健意識。
業余時間,李錦江經常帶著周邊居民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幫助居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傳播“未病先防”的中醫理念。
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社康醫生諸多代表之一,李錦江始終堅守初心,通過精湛的醫術和人性化的服務,為患者減輕病痛,為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