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按照北京市委組織部安排,我作為第十一批援疆醫生,于2023年5月10日來到新疆墨玉縣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工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始終堅持提高政治站位,克服困難,以滿腔熱血投入到工作中去。
進入科室后,初步了解到墨玉縣婦幼保健院是一家婦幼專科醫院,中醫科成立時間較晚,基礎力量薄弱,共有醫生5名,執業醫師僅1名,普遍較年輕,無中高級職稱,有經驗的醫師也較少,還承擔醫院內科診療工作。當地中醫以中藥外治為主,內服湯劑較少,能夠獨立開處中藥處方、針刺、推拿等醫師較少,沒有建立完善的中醫診療體系。來疆前,我長期從事脾胃病各項工作,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刻苦鉆研,從臨床、教學、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來疆后,我迅速轉變角色,投入工作:
醫療方面,銳意進取,開展多項中醫新技術
1.每次出診,針對當地患者,克服語言、民俗等方面困難,耐心溝通,嚴格按照望、聞、問、切原則,針藥并施,做到簡、便、驗、廉,讓當地病人花最少的錢解除病痛。2. 參加“走向最邊緣,助力墨玉健康”義診活動,在托乎拉鄉和諧村單次義診病人超100人次,我深刻感受到基層農村醫療資源的匱乏。秉承醫者仁心的理念,認真診治,用藥指導,健康咨詢,當地居民對援疆醫生給予莫大信任,對中醫治療有著殷切渴望。3. 開展中醫新技術三項,包括中藥膏摩療法、刮痧療法、刺絡放血療法,主要治療腹脹、腹痛、嘔吐、便秘、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炎、腰腿痛、下肢靜脈曲張、感冒等,遵循中醫異病同治的原則,活學活用,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增加疾病治療范圍,目前已對科室醫護人員規范培訓,均通過理論及實踐考核,臨床治療效果較好。4. 主持首次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讓醫師們學習了多學科診療的模式優勢,開拓思維,讓患者受益,增進縣直各單位、各科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5.勇于擔當,做好墨玉縣援疆工作隊的健康保障,對一些頸椎病、腰痛、關節炎、感冒、胃炎等常見病,予以針灸、拔罐、按摩等治療,做到小病隊里解決,日常進行醫療科普講座,得到領導及同事的一致好評。
教學方面,夯實基礎,培養中醫全科人才
1.規范教學查房制度,詳細闡述醫療十八項核心制度,病例書寫規范,認真帶教,及時指出住院醫師臨床診治過程中的不足,采用中醫傳統四診合參診療思維,規范針灸、按摩等技術操作流程;規范交接班制度,從內容、禮儀等方面全面規范細致的指導。2.對針灸、拔罐、按摩、中藥熏治等中醫操作進行系統講解,糾正一些不規范操作。3.首次舉辦全國脾胃病大會新疆分會場學術會議,讓臨床醫生們學到很多中醫脾胃病方面知識,了解中醫脾胃病診治的最新進展。4.每周四組織專業知識講座,每周組織教學講課,主要內容《砭石中藥熨摩透入法》、《針灸基本操作技術》、《刮痧基礎知識》、《上消化道出血》、《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解讀》、《胃腸鏡的臨床應用》、《婦科中成藥的使用》等。5.開展“每日一穴”業務學習,要求每位醫師晨交班時,講解一個穴位,教學相長,共同進步。6.指導及督促醫生對基本專業知識的學習,本年度2名醫生順利通過醫師資格考試。爭取培養出中醫全科,中西兼備,與時俱進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師承方面,因材施教,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1.精心籌備,在原單位與受援單位雙方領導的支持下,促成“首都名中醫程紅杰工作室”的成立,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栗桂松副書記及呂英華副科長親臨工作室揭牌儀式,并予以充分肯定。程紅杰教授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首都中青年名中醫、碩士生導師,在脾胃肝膽疾病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以此為契機,依托北京中醫藥大學優質教學資源及程紅杰專家團隊雄厚的醫療資源,帶動墨玉縣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人才培養、遠程會診、學科建設的發展,助力培養當地一批醫術精湛的中醫團隊。2.收徒2名,因材施教,“手把手”教學,針對資歷高的醫師,注重中醫經典、臨床實踐、科研、科室管理及規劃等方面的帶教及指導;對于工作年限短,基礎薄弱的年輕醫師,加強中醫基礎理論、針灸、拔罐等基本技能的規范操作的學習。對口支援新疆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載體,是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實踐。醫療援疆是對口援疆的重要組成部分,任重道遠。作為一名醫生,又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將繼續發揮自己專業特長,醫心向黨,傾力援疆,為新疆中醫事業的發展貢獻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