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國APEC合作基金“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與國際共享”項目專家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我校良鄉校區舉辦。會議由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主辦,我校中藥學院和中藥監管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本次會議邀請到“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以及來自全國中醫藥領域的15位領導專家就“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與國際共享”國際研討會主題及研究報告進行研討。會議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雷海民院長主持。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范玲副主任做大會發言,首先對“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等各位與會專家和我校對本次會議的組織籌備表示感謝。范副主任介紹了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作為APEC框架下生命科學創新論壇中方牽頭單位的工作職責和成果、中國APEC合作基金項目成立背景及意義,并表示聯合我校申請并獲立項資助的項目“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與國際共享”深度契合中國APEC合作基金項目的發展目標與理念,提出了本項目實施擬達成的目標。
徐安龍校長表示《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與國際共享》項目是由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合作承擔的中國APEC合作基金,通過搭建APEC經濟體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戰略合作框架及外來中藥國際研究平臺,推動APEC成員經濟體傳統藥物的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學校高度重視項目的推進,依托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監管科學研究院以及國際交流平臺優勢,發起尋求APEC成員經濟體在傳統藥物監管科學方向可能的戰略框架搭建,通過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的指導、各位與會嘉賓的支持,為即將于9月召開的國際研討會提供有力保障。
中藥學院院長、中藥監管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雷海民從項目背景、研究主題、項目方案、工作進展、工作計劃和研討內容六個方面進行了介紹。雷院長圍繞制定支撐中藥監管決策的新工具、新方法、新標準和新技術,詳細匯報了我校中藥監管科學研究院在加強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國際合作以及加強我國外來中藥的國際合作交流取得的工作成果。最后提出APEC成員經濟體合作研究方向和內容、國際交流合作的目標以及會議倡議提請會議審議。
專家研討環節,張伯禮院士首先從以下三個方面作出戰略指導:一是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文化自信。二是中醫藥行業要練好內功,加強自身研究,并強調這是最根本的基礎。三是中藥走向國際,不同于中藥國際化,中藥走向國際需要從制定國際標準出發,引領中藥在全球的健康發展。最后,張院士對與會專家共同發展好中醫藥事業表達出殷切期望。
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科技司一級巡視員(司長)毛振賓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中藥標準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果德安研究,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孔令義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彭成教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楊炳友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劉中秋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所長王錚濤教授及我校本草綱目研究所趙中振教授、張冰教授、王林元教授、劉春生教授就國際研討會的組織實施方案、預期成果、應用前景等方面展開了討論,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對完善國際研討會會議方案和項目研究報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徐安龍校長做大會總結,首先對張伯禮院士和各位專家給出的寶貴意見建議表示衷心地感謝。指出項目的開展要站在傳統藥物國際研討的高度,達成多國共識,同時重視國家話語權平臺建設,提出的會議倡議或行動計劃將有助于推動傳統醫藥在APEC成員經濟體的共同發展,要重視倡議及行動計劃的落地及可持續性,在APEC框架下為傳統醫藥發出聲音。
本次會議的召開為推動APEC成員經濟體中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的國際交流合作搭建戰略合作框架、尋求共識提供了基礎,促進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各經濟體傳統藥物監管科學的共同發展提供了前期保障,為中國APEC合作基金“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與國際共享”國際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