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2013年11月22日第五版刊登我校侯中偉的文章:《孔最解高熱閉汗》,全文如下:
孔最 解高熱閉汗
【穴性特點】
孔最,乃手太陰肺經郄穴。孔,孔穴也,最,極也,孔最穴,肺經之郄穴,本經之最為重要之穴。
本穴從尺澤穴下行腕前,約紋上七寸,上骨下骨間陷中。
孔最穴具有宣肺通氣,理氣止血的作用。《針灸甲乙經》中記載此穴善治“厥頭痛”。《備急千金要方》:“臂厥熱痛,汗不出。”《針灸大成》中指出:“熱病汗不出,咳逆肘臂痛屈伸難,手不及頭,指不握,吐血,失音,嚴重頭痛。”《針灸聚英》:“咽腫痛。”
現代研究孔最穴常用于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橈側腕伸肌腱炎、痔瘡等的治療。
【操作技法】
孔最為肺經郄穴,臨床治療并無特殊手法,只需采用正常手法平補平瀉即可取得療效。實際本穴直刺進針,采取瀉法可取得更好的療效。
【診療現場】
發高燒不出汗,又稱為高熱閉汗。此癥臨床并不少見,多見于外感風邪、衛氣郁閉的證候。邪熱郁積于內,衛表被邪氣郁閉,因此導致高熱不出汗。由于汗閉,所以高熱往往持續不退,臨床應當急瀉其熱,可采用刮痧、刺絡等多種方法。而針刺孔最穴確有對于高熱汗閉有奇效。
如治楊某,男,58歲,通道溪口羅城人,2004年12月23日高燒不出汗,體溫達39.5℃。2005年1月1日就診于我,患者訴在鎮衛生院醫治3天,燒不退,轉到縣醫院治療4天,前后1個星期,每天輸液,仍高熱不退,醫院用冰塊物理降濕,仍然無效。
后經人介紹,在打完點滴后,我為其針刺1次,取穴孔最、合谷、復溜,2小時熱退,第2天他便出院回家。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