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批準號82030122)等資助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陳衛衡研究團隊在股骨頭壞死中西結合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其中以“髓核減壓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影像學結果評價:北京中醫藥大學x線評價方法(Evaluation of Radiographic Outcomes after Core Decompression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T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ray Evaluation Method)”為題的研究成果,于2021年7月28日在線發表于國際骨科頂刊《骨與關節外科雜志》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填補了國際上股骨頭壞死保關節治療影像評價標準的空白,也是首次以北京中醫藥大學命名的療效評價系統。
論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319932/
股骨頭壞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的常見病、疑難病,多由創傷、酗酒和激素導致,全球ONFH患者已超過2000萬例,作為人口大國和好發國家,我國患者約占世界病例的二分之一。由于該病好發于20-40歲的年輕人,晚期因股骨頭塌陷而不得不采用人工關節置換,因此,在早中期積極進行保關節治療已成為領域專家學者的共識和研究熱點。
然而,無論是何種保關節治療手段,國際上一直缺少可供使用的影像評價療效標準。陳衛衡教授在長期的臨床研究中,總結并凝練出基于髖關節正位X片的療效評價系統,并作為國際骨循環學會(ARCO)中國區副主席,分別于2017和2019年兩次受邀在國際骨壞死協會雙年會上做大會專題報告。經過不斷的優化研究,該評價系統整合了股骨頭形態、壞死病灶和骨關節炎程度三個影像參數,對病情嚴重度進行了較客觀、準確的量化,形成了國際首個具有重復性和一致性的“北京中醫藥大學X線評價方法(BUCMX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雜志于1903年由美國骨科協會創辦,是國際骨科領域的頂級期刊。作為國際骨科醫生和研究人員最為推崇的學術信息源,以及骨科領域同行評議類科研信息的金標準,該雜志的發文量一直不大,其中中國學者近年發文篇數僅占2~5%左右。陳衛衡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能被這一國際頂級權威雜志接受并發表,再次標志著中國學者對股骨頭壞死研究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已得到國際認可。其所創建的髓核減壓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影像學評價標準,不但可以廣泛運用于各種保髖手術的評價,而且更加適合以中醫中藥為主的非手術療法評價,有助于體現中醫藥早期防治股骨頭壞死的療效優勢,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