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中藥學院雷海民、王鵬龍教授課題組在黃連解毒湯超分子部位作為遞藥載體和降血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以“Multi-functional self-assembly nanoparticles originating from small molecule natural product for oral insulin delivery through modulating tight Junctions”為題發表于中科院二區雜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碩士研究生賈曉慧、袁枝花為論文第一作者,雷海民教授、王鵬龍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黃連解毒湯作為中醫臨床上常用的中藥復方,對糖脂代謝紊亂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圍繞黃連解毒湯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中藥學院雷海民、王鵬龍教授課題組基于該方水煎劑自沉淀現象發現多種類型化學成分在水煎煮過程中發生相互作用。在此基礎上,該課題組近期研究發現黃連解毒湯自沉淀中以黃芩苷為代表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以鋁離子為代表的金屬離子在弱鍵作用下自發組裝生成的超分子水凝膠(黃芩苷-鋁水凝膠)具有優良的材料學性質。例如,該水凝膠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口服胰島素遞送載體,水凝膠的pH敏感性保證了其在胃腸道波動的pH條件下可以有效控制胰島素的釋放。同時,水凝膠的粘附性可以延長胰島素在腸道的保留時間,保證其在腸道內達到緩釋的效果。進一步機制研究發現,黃芩苷可以作用于腸道的緊密連接蛋白(ZO-1, ZO-2,Claudin-1),調節緊密連接的打開從而促進胰島素被腸道吸收,初步探究了該水凝膠包載胰島素口服對I型糖尿病的治療作用。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項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北京中醫藥大學杰出青年基金和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等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