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報》2013年3月6日第五版刊登我校毛嘉陵的文章:《三把鑰匙領你跨進中醫大門》,全文如下:
三把鑰匙領你跨進中醫大門
第一把鑰匙:轉換觀念
中醫學是從宏觀整體上認識不斷變化著的人體生命和疾病狀態,這種方法所獲得的主要是難于進行準確量化描述的形象和現象方面的信息,這就導致中醫在思維上采取以象元素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象思維”。
現代人如果想學習中醫,必須盡快轉換自己大腦的認知思維方式,從原來已初步具備的“白箱法”認知思維方式,逐漸向“黑箱法”過渡,盡快接受和學會用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思維方式,從整體的角度來看世界。
第二把鑰匙:調整認識
中醫學不依據對身體各部位解剖后看得見的實體去認識人體,而是將人體放在其所生存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當時的季節、晝夜、氣候變化等時空因素中,整體地認識生命、健康和疾病,動態地觀察和把握人體各種生理和病理變化規律。中醫最重要的生命價值觀是“天人合一”,它強調人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只有人體內外達到了動態的陰陽平衡,才能獲得身心健康的生命的最高境界。
在不了解中醫這種認知方式時,現代人可能會覺得中醫很玄奧、很神秘,甚至認為其是不可靠的和不科學的。其實,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理解了中醫的學術內涵,特別是經過臨床實踐看到了中醫治病的確切療效以后,就會覺得中醫很實在。中醫在其獨特的思維下進行的取象、辨證、施治并不神秘,也不是玄而難以理解,完全能夠被所有學習者所掌握和利用。因為中醫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很多都源于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直觀的現象和體驗,所以生活經歷越豐富,就越能理解中醫。
第三把鑰匙:多個選擇
盡管西醫已經非常先進,仍然不能治療所有的疾病,甚至在治療的同時還會給患者帶來新的麻煩和痛苦,這就是西醫主張的對抗治療破壞了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和諧,大量使用化學藥品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可怕的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雖然中醫很古老,但對很多常見病、疑難病有療效,至今仍然發揮著獨特的醫療作用。
中醫與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醫藥知識體系,它們在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上各有千秋,只有特色和優勢之分,而沒有高低對錯之別。治療某些疾病可能是西醫的療效好,而治療另外一些疾病又可能是中醫的療效好。因此,我們有必要調整就醫模式,不必患病后總是首選西醫,治不好了才找中醫。有不少病完全可以在首診時就選擇中醫治療,不僅療效顯而易見,而且還可避免化學藥品毒副作用的不利影響。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