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2011年3月7日第七版就青春期女性養生問題采訪我校尉中民教授,全文如下:
待放花蕾更需關心
——青春期女性的健康要訣
(本報記者 徐雪莉)編者按: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時,“三八”婦女節如約而至。都說女人是花朵,美麗嬌艷、芬芳迷人,正如花朵一樣,女人的健康需要細心的呵護。為迎接婦女節的到來,本版特推出“女性養生三步曲”專題文章,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尉中民向讀者講解女性養生經。
青春期的少女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她們正在經歷由兒童逐漸發育成為成年人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是人體迅速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繼嬰兒期后,人生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進入青春期女孩逐漸褪去了兒童的天真幼稚,青澀的女性特征慢慢顯現,與此同時,她們的生理、心理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時期的女性應當關注哪些問題呢?
經期的小秘密
進入青春期的女性最先面臨的改變就是初潮的悄然而至,與成年女性不同,處于青春期的女性月經周期往往并不規律。就這一問題,記者向有著豐富臨床治療經驗、擅長婦科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尉中民求解。
尉中民告訴記者,《黃帝內經》中記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提到的“天癸至”就是我們所說的月經來潮。中醫看來,對女性來說,“經、帶、胎、產”是四項最關鍵的因素。
這個時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尚不健全,初潮后的月經周期沒有一定規律,須經逐步調整才接近正常。大多數女孩子在12~14歲時開始來月經,月經的周期一般為28~30天,每次來潮的經期為3~7天。如果有些女性發現自己初潮遲遲不來或是經期異常,應當及時咨詢醫生。
尉中民說,在臨床中,這一時期的女孩子因為生理變化、學習壓力、環境改變、心理異動等因素,容易出現閉經、痛經、月經不調問題。
中醫認為痛經源自氣血運行障礙,“不通則痛”,好多女性都是感覺經血下不來時就痛了,這種情況應當通經。還有一種痛經是濕熱引起的,癥狀是平時白帶多、顏色黃、有異味、往往有腰酸的現象,這種情況需要清理濕熱、利尿消腫。月經問題與情緒、環境、壓力等有著密切的關聯,每位患者的情況可能都不盡相同,女性朋友遇到這種問題時,還應咨詢醫生,不要盲信盲從。
尉中民提醒青春期的女性朋友們,不要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就貪食寒涼、起居無度,平時要多關注自己的月經狀況,為健康打下好基礎。少女來月經時應注意經期衛生,增加營養,注意休息,不要劇烈運動,更不要濫用所謂能夠“改變經期”的藥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只要青春不要“痘”
女孩子天性都是愛美的,但是處于青春期的女性常常面臨青春痘的“搗亂”。青春痘的“學名”叫痤瘡。中醫學認為痤瘡大都由肺胃有熱、肝氣郁結、內分泌失調所致,另外,精神因素、飲食因素、環境因素也與痤瘡的發病有密切的關系。
尉中民告訴記者,青春期女性的痤瘡問題往往與內分泌有關,簡單地涂抹藥膏、服用抗生素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從內而外的調理。
在飲食上,有青春痘的患者要盡量少吃海鮮、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偏堿性食物,以防增加內熱,使病癥變得嚴重。
在情緒上要保持心情開朗、情緒穩定,因為精神過于壓抑會導致內分泌不調和皮脂腺代謝異常,也會加重病情。
睡眠要保持充足,盡量在晚上10~12點之間進入熟睡狀態。同時注意多運動,保持大便通暢,減少有毒物質在體內的堆積。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