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5日,研究生工作部組織舉行我校2014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終評答辯會。答辯會本著“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群體分三場進行答辯。經過個人申報、學院初評、學校審定等環節,共有來自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46名優秀博士研究生和96名優秀碩士研究生作為候選人參加此次國家獎學金評選。答辯會邀請了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相關部門的知名教授、輔導員及研究生代表共計150人次作為答辯會評委,各學院師生到場觀摩。副校長翟雙慶出席答辯會。
此次答辯會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候選人做5分鐘的個人陳述及回答提問。答辯過程中,研究生們從個人學術成果、社會貢獻、綜合素質和發展展望等方面向評委們進行了匯報,重點闡述個人取得的突出創新成果及核心優勢。閃耀的學習科研成績、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豐富多彩的研究生生活,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積極進取,刻苦鉆研,樂觀自信,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贏得了在場評審專家及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在提問環節中,專家們對同學們已取得的學術成果和付出的努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評委們認為國家獎學金的答辯環節是學校層面的一次人才培養經驗交流會,答辯會不僅提升了研究生學術氛圍,豐富了研究生校園文化,還搭建了不同學科之間融匯創新的舞臺,較好的展示了我校優秀研究生在學術創新、綜合能力與社會貢獻三個方面的風采。同時,專家們也對候選人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評委建議研究生做論文時要有可追溯性、原始性、真實性以及完整性,希望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勤于反思。旁聽答辯會的研究生們說,通過聽答辯同學的匯報,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于個人學術生涯規劃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最終,共有21位博士,62位碩士獲得國家獎學金。
我校自2012年起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并采取公開答辯的形式進行差額評選。今年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在新的獎助改革背景下允許2014年新生申報國家獎學金,,擴大了申請對象范圍。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答辯旨在創設研究生育人環境,強化評審中的價值引導和學術引領作用,發揮獎學金參評者的正面導向作用和榜樣力量,從而引領研究生全面發展,成才成長。同時,國獎評審過程中采取了申請材料公示,設置公開投訴信箱,增加評委數量等措施,確保了評選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