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日報》以Ramping up innovations in TCM research為題,報道我校中藥學院張冰教授團隊利用中草藥菊苣提取物,開發出助于控制高脂血癥、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和代謝綜合征等代謝性疾病的產品,以新技術融合促進產業發展。內容如下: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常用中草藥菊苣提取物,開發出一種有助于控制高脂血癥、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和代謝綜合征等代謝性疾病的產品。
“我校科研團隊研發的菊苣保健品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北京中醫藥大學成果轉化中心主任劉偉說,"該菊苣健康產品的銷售額已經達到5000萬元人民幣(約合691萬美元)"。
這一成功案例只是中國大學和企業合作,大力度促進中醫藥行業創新的眾多鮮活例子的其中之一。在中國追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中醫藥行業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和民生的改善。
劉偉主任表示,北京中醫藥大學及其研究團隊致力于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大學還與中醫藥科技創新型企業知岐健康產業(山東)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利用菊苣開發中藥新藥,有望幫助降低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的風險。
北京中醫藥大學著名教授、研究團隊負責人張冰說:“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水平過高)的總體發病率約13.3%,而且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
張冰教授說,菊苣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可追溯到公元八世紀,不同部位的菊苣提取物對多種疾病都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張冰教授還補充道,在不斷研究菊苣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同時,團隊還在探索菊苣對相關疾病的藥用價值。這些研究有助于更有效地開發菊苣的新藥和保健產品。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冰(右)在實驗室里向知岐健康產業(山東)集團董事長管慶磊(中)展示菊苣根
北京中醫藥大學成果轉化中心劉偉主任還強調,要以先進技術賦能中醫藥產業發展。他列舉了人工智能在藥品生產、檢測、質量分析和臨床護理等領域的應用,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中醫藥療效。此外,市場準入標準也需要根據中醫藥行業的科技特點進行調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的健康意識顯著提升,這可以成為我們進一步推動像菊苣產品這樣的中藥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良好契機,"劉偉主任說,"隨著對這些健康產品需求的增加,中藥的種植規模將繼續擴大,同時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也將更加標準化。
張冰教授指出,菊苣項目研究的開展極大地推動了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菊苣主產區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