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我校邀請專家組對中醫學(中醫專業類別)、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學位授權點進行了現場評估。專家組分三個會場聽取了各學位授權點的自評工作匯報,查閱了相關支撐材料,分別召開了師生座談會,進行了綜合評議并反饋了意見建議。學校領導,部分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二級學科帶頭人及學術骨干參會。
在中醫學會場,由第七屆中醫學學科評議組專家、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李冀擔任組長,全國中醫、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專家,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平,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高彥彬,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鄺衛紅,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研工部部長袁強擔任組員的專家組對中醫學進行現場評估。
在中西醫結合會場,第七屆中西醫結合學科評議組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兼院長王階任組長,第七屆中西醫結合學科評議組專家、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王彥青,中日友好醫院臨床研究所教授李平,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副所長李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書記兼副所長朱曉新擔任組員的專家組對中西醫結合進行現場評估。
在中藥學會場,第七屆中藥學學科評議組專家,南京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段金廒任組長,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研究院院長車念聰,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所長邊寶林,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院長夏新華,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馬百平擔任組員的專家組對中藥學進行現場評估。
谷書記說,今年是我校的評估認證年,也是教學質量年,學校以評促建,評建結合。她代表學校黨委和全體師生員工,向蒞臨指導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謝意!谷書記介紹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和本次學位授權點自評估工作的基本情況。她指出,北京中醫藥大學是全國首批招收中醫藥研究生和具有博士、碩士授權的單位之一,經過40年的發展歷程,學位制度從無到有、學位授予體系逐步健全。本次學位授權點自我評估工作是對研究生培養進行的自我診斷式評估,是教育部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的一部分。對于研究型大學來講,學科和學位授權點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次學位授權點的評估與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密不可分。全校職能部門及相關學院師生高度重視,認真梳理,總結凝練,期望以此推進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
與此同時,我校黨委副書記靳琦和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翟雙慶分別在中西醫結合會場及中藥學會場致辭,希望各位專家對我校學位授權點進行“望聞問切”,進行詳細診斷,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指導學校做出整改方案,并表示學校將在專家的指導下,全方位地查找問題,認真聽取各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讓“以評促建,以評促強”落到實處,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培養質量。
在評審環節,中醫學院院長李峰從學校與學位點發展狀況、培養目標、本學位點優勢特色等方面介紹了中醫學一級學科基本情況。附屬東直門醫院副院長高穎從中醫專業學位教育發展歷程、目標定位與特色、近五年發展狀況等方面進行中醫專業學位類別的自評情況匯報。中醫學院教授劉建平從學校概況、學位點定位與特色、自我評估開展情況、持續改進計劃等方面進行了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自評工作匯報。中藥學院院長雷海民從學院發展概況、自評估狀況、研究成果與人才培養現狀、學生培養過程與成效等方面進行了中藥學一級學科自評匯報。
在綜合評議環節和反饋意見環節,專家組一致認為,三個一級學科的學位授權點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定位合理,課程設置體系完備,課程計劃落實到位;導師隊伍結構合理,導師選聘考核機制健全,導師隊伍教學科研能力較強;科研平臺及實踐基地條件良好,能滿足實訓培養的要求,相關管理制度嚴格規范;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保障機制健全;研究生招生機制合理,獎助體系完善,覆蓋面廣;研究生學術訓練和學術交流較為充分;論文質量監控體制健全,管理服務到位;培養人才質量好,就業率高,發展趨勢良好。三個學科的學位授權點符合國家研究生培養條件,達到合格評估要求。
同時,專家針對我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以及研究生培養等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并指出,北京中醫藥大學應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探討人才培養標準,在研究生培養和本科生培養方面拿出全國參考性范本。
最后,張麗副校長、王偉副校長、陶曉華副校長分別感謝專家對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給予的充分肯定。表示未來學校將不斷以目標為導向,以各位專家的寶貴意見為引導,堅持三步走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學位與研究生培養質量,把專家組反饋意見落實到辦學治校、育人育才的方方面面。
谷曉紅書記表示,專家組的反饋讓學校進一步提高了認識的高度、加強了精準度、感受到了溫度。學校對專家組的反饋意見要照單全收并發揮提高,帶著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繼續完善評估自評報告和總結報告、注重管理制度建設、加強質量控制和導師管理、加強學院和職能部門的聯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辜負專家組有力的建議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