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
麻昊寧:用音樂演繹中醫的精彩
于麗珊 本報記者“學習中醫先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再通過悟性獲得其中的精髓。而音樂也是如此。繁體字中藥的“?”和音樂的“?”只差一個草字頭,兩者是有淵源的。經過兩年的文化熏陶,當我再看到中華傳統健身操中一個源于太極“單鞭”的動作時,那一上一下、有陰有陽的動作立刻在我心中勾勒出一個完美的旋律,并成為我創作這首音樂的源泉,從而完成了健身操音樂的原創工作。”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06級中西醫結合七年制專業學生、中華傳統健身操配樂的創作者麻昊寧向記者介紹說。
中華傳統健身操配樂工作
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精心編創而成的中華傳統健身操,集中華古代養生保健功法之精粹,根據中醫學五行配屬五藏的理論精心編排。該功法共分5節,動作簡單,節奏明快,內涵深厚,易學實用,健身操為高校奧運志愿者們提供了一套簡單而又實用的健身手段,有強身健體、舒活筋骨、消除疲勞的作用。2008年4月,健身操的動作編創已接近尾聲,與其相關工作開始陸續進行,其中包括為健身操量身定做一首配樂。
麻昊寧身為學校奧運宣傳“聲像影視工作小組”中的一員,專門負責音樂編輯工作,今年3月,他為學校傳統體育項目“團結杯”足球賽創作的主題曲“活力”,獲得好評。并因此參與了中華傳統健身操音樂的編配工作。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很快拿出健身操音樂的初稿,并經過團市委領導的審查。在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通過專業人士對健身操音樂的旋律和和聲進一步完善和豐富,最終完成了音樂創作。
麻昊寧說:“這首音樂既有民族底蘊又有現代時尚元素,得到了廣大同學的喜愛。這份難得的音樂編創經歷,也是我20年來最為精彩的一段,它開拓了我的視野。我相信,略通角、徵、宮、商、羽的我,是能夠把這種悟性帶到中醫中,再把中醫的底蘊帶到生活中,互相促進,繼續我的音樂夢和中醫夢。”
“我很享受這里的學習氛圍”
剛上大學不久,麻昊寧參觀了校史展、中醫藥博物館,游覽校園人文景觀,這些極具內涵的校園文化傳達著一種崇尚廣博、自然、深厚的文化氣息,使他漸漸理解了“大醫精誠”的崇高醫德和“厚德濟生”的校訓精神。
在這種環境的熏染下,他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渴求也越來越強。謹遵老師的教誨,努力夯實基礎知識。兩年中醫知識的學習,帶給他的不僅是文化素養和技能的培訓,更是良好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的建立。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
在完成課業任務的同時,麻昊寧還積極尋求在各種活動中鍛煉自己。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他得到了書本上難以學到的知識,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精神和與人相處之道。今年,麻昊寧在擔任奧運骨干志愿者的同時,還參加了由學校承辦的“微笑北京,健康奧運”——中醫藥文化宣傳周的相關活動。汶川地震之后,麻昊寧創作了一首賑災歌曲——《因為愛》,這首歌在
麻昊寧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是展示中國志愿者服務精神的舞臺,奧林匹克不僅僅關乎運動,它可以把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們聯系到一起。作為一名光榮的奧運志愿者,工作中將會有更多的挑戰,我愿憑著一股火樣的熱情,一種勇敢無畏的精神,以兢兢業業、勇于創新的作風,踐行志愿精神,宣傳北京,服務奧運。”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