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 我校在教學樓三樓報告廳舉行了抗震救災醫療隊事跡報告會。校黨委書記吳建偉、校長高思華、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喬旺忠、紀委書記常江、黨委副書記谷曉紅、副校長徐 孝,抗震救災醫療隊成員及全校師生員工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參加報告會。會議由黨委常委、校長助理、校辦主任靳琦主持。
在會議開始之前,全體肅立,為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一分鐘。
首先,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楊晉翔代表附屬醫院介紹抗震救災醫療隊的整體情況,他以具體而翔實的事例,介紹了醫院為抗震救災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言語中顯示出白衣戰士強烈的責任感和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情感。他們為抗震救災做出的貢獻,不僅為醫院、也為我們學校樹立了光輝的形象。
東直門醫院第一批赴四川德陽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于 國泳在題為《德陽十八日》的發言中,回顧了在德陽的日日夜夜,他們在災區不畏艱險、奮力救人的事跡,閃爍著人文關懷的精神,踐行了祖國醫學濟世活人的理念。德陽十八日,既成為隊員們一生中難以忘懷的記憶,也成為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歷史中的閃光點。
東直門醫院第二批赴四川綿陽醫療隊隊長梁騰霄在題為《萬里大救援》的報告中,匯報了醫療隊冒著生命危險,行程5000公里,輾轉綿陽、江油、德陽、廣元、樂山、成都、重慶等地轉運傷員的事跡。他們在與死神賽跑、拯救生命的行動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經歷了嚴峻的考驗,為醫院和學校贏得了崇高的贊譽。
火線入黨的預備黨員趙子義在發言中,通過親臨災區的切 身感受,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因此他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認為,越是在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人就越能顯示出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希望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發揚沖鋒在前、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
四川籍學生張倩在發言中,飽含深情地表達了對學校、老師和醫療隊員的衷心感謝,她一聲聲的謝謝,顯現出一顆感恩的心和莘莘學子一腔赤誠,表達了災區學生的共同心聲。
五位同志樸實而生動的發言,不僅為大家傳遞了前方感人的救災信息,再現了壯懷激烈的抗震救災場面,深刻詮釋了“大醫精誠”的崇高醫德和“厚德濟生”的校訓精神,使在座的每一個人深受感染、教誨和鼓舞。抗震救災醫療救護隊的出色表現,只是千千萬萬中醫人的一個縮影,再次向世人宣示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報告會在雄壯的《歌唱祖國》樂曲中圓滿結束。
(宣傳部、校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