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我校中藥學院院長林瑞超在2015博鰲亞洲論壇“病毒與人類”分論壇上發言。他表示:“人類和病毒大家要相安無事最好,能夠把它給滅掉還行,不行的話就要友好相處,最后是必須提高自己,這是我個人最深的一個感覺。如果不好好地提高自己,我們也很難再對付。”
以下為林瑞超發言實錄:
林瑞超:謝謝主持人葉先生,剛才也談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們的王俊先生也談到了從基因的角度談病毒。我們的國強部長,也談到了這幾年來對病毒的認識。現在很多病毒即便消失了,但是病原體病毒還存在。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剛才他們也講到了非典、埃博拉,確實是疾病消失了,病毒還存在。會不會再卷土重來,會不會再出現新的病毒?當然這是沒法統計的。我接觸到的資料是在地球上存在的病毒應該有3萬到10萬種。這3萬到10萬,對于我們來講能夠導致病的,或者我們能夠認識的,也就是1/10就了不起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
林瑞超:我感覺到我們的論壇選擇這個主題來探討是非常對的,在這種情況下我想跟大家回顧一下,在清朝大概是1700年左右,關于天花已經開始尋找對抗或對付病毒的手段。到1740及1790年代,中國人比較早是人豆,歐洲就用了牛豆,基本上把天花問題解決了。從這個角度來講,病毒是可以對付的。從病毒角度來講要徹底消滅,第二個是和平相處,再一個是改善我們自己。這個是很關鍵的,也是每個人術有專攻,大家可以專門去尋找殺滅病毒的藥物。因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的院長也不好當,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徹底地消滅這是一種辦法,還有一種辦法是讓它休眠,不要進入到人體來,但是相安無事,在這種情況下是最好的,這算是中策。
林瑞超:中國人講上策、中策、下策,是不是還有更好的上策呢?我個人認為要提高我們自己身體的整個免疫力,即扶正固本。因為我們的身體能夠制造干擾素,病毒主要是針對我們人體的細胞產生破壞,使人體細胞破壞后誘發疾病。中國人,包括我自己也在研究,相當于現在是提高免疫力。主要是通過中醫藥來促進自己的免疫力,提高產生干擾素的能力等等問題,使病毒難以進攻我們的細胞。這種情況下病毒的存在沒有關系,不發病就行了。而且在構成當中,最可愛的是像我們所研究的疫苗一樣的,人體經過接觸了以后,慢慢認識了以后就產生一種防備,通俗的語言是有點抗體產生了,這樣就好了。還有一種,萬一進攻上了我們人體細胞了,產生炎癥了,實際上在全世界都在用什么呢?用傳統的藥物。
林瑞超:嚴格意義上來講,全世界的傳統藥物應該有四大類別,一是古希臘的,第二個是古埃及的,第三個是古印度的,再有就是中醫藥。因為化學藥品,哪怕是我們所講的治療天花的疫苗,也只是一七幾幾年才誕生的。以前怎么辦呢?人花下來肯定是有絕招的。所以在這種底下,我們不排除任何有效的辦法,今天著重談的是從傳統,從我們的寶庫當中,不管是中醫藥傳統,或者是印度醫藥及其他,來挖掘我們的寶庫。為什么我會有這種體會呢?這一次埃博拉的誕生,美國科學家就是從中藥當中得到了一個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埃博拉的效果。
林瑞超:中國現在也在研究,就是說從一個非常普通的增強免疫作用的藥品,但是包含的是非常小的分子,是屬于黃酮類。現在中國人在觀察的時候是什么呢?像化學藥品一樣的能夠延長肝癌或對于肝病毒有很好的療效。療效可愛之處是在于什么呢?一般我們的化學療法不是掉頭發就是非常不好,這個東西吃下去之后頭發不掉,還照樣吃一兩碗飯。這個估計是通過調節人體的激素,從另外一個角度使身體產生了免疫力。但是這個能不能作為一個很好的藥品?現在還在進行臨床二期和三期的研究。
林瑞超:但是這一類的東西說明了什么?我個人感覺我們對人類和病毒大家要相安無事最好,第二是能夠把它給滅掉還行,再不行就是要友好相處,最后是必須提高自己,這是我個人最深的一個感觸。如果不好好地提高自己,我們也很難再對付病毒。談到了如何共享中西藥的事情就多說兩句,我個人感覺中醫藥或傳統醫藥,是一門既古老又現代,又有科學內涵,非常值得我們去探討,因為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因為它有東西,如果沒有東西也不會講。我在法國工作了十幾年,也做了很多演講,就是想多做一些工作。大家可能會記得2008年的時候中國舉行過一次奧運會,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通過我在工作生活中十幾年的體會,應該有一個什么呢?我就希望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做些什么呢?政府、科學家、有識之士共同攜手起來,來實現研究藥品,來實現邁向命運的共同體。謝謝大家!
(文字資料來源:財經網http://www.caijing.com.cn/,未經發言人本人確認;圖片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