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北京中醫藥大學在良鄉校區舉辦2024年校園開放日活動。活動在線上與線下同步呈現,吸引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關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人士入校,沉浸式參與一系列現場活動。同時,線上共約2萬余人次觀看活動直播。
本次校園開放日活動由高考招生咨詢暨政策宣講、校園參觀暨中醫藥文化體驗、媒體新聞發布會三部分組成,云上校園直播、精彩圖片直播、18所高校聯合高招咨詢、北中醫專屬中醫藥文化體驗、專家講座分享中醫藥智慧,亮點紛呈,帶領來訪者體驗中醫藥文化,感受華夏醫道的魅力。
高招咨詢 政策宣講 與優秀考生相約特色一流大學
校黨委書記王瑤琪、校長唐志書在咨詢區與學生和家長交流、合影,同兄弟高校招生咨詢老師交談,并看望各咨詢點的師生和志愿者們。王瑤琪書記在交流中表示,高等中醫藥人才培養始終廣受關注,北中醫作為領頭雁,緊緊聚焦人才培養全過程,探索構建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持續引領中醫藥人才培養改革實踐,在長學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狠下功夫。學校是以中醫中藥為特色的醫科類大學,要培養擁有精湛醫術和人文情懷,能夠為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為服務人類生命健康貢獻力量的優秀拔尖創新人才。
唐志書校長在交流中講到,北中醫開創了現代中醫藥教育先河,在近70年的積淀中,學校提出了“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悟妙道”“院校-師承-家傳”等人才培養思路、理念和中醫人才成長模式,并創辦了“中醫教改實驗班”、九年制“岐黃國醫班”和“中西醫結合華佗班”等,為高等中醫人才培養做出了諸多探索,取得了良好影響。歡迎廣大學子報考北京中醫藥大學。
學校特別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京內18所高校開展聯合高招咨詢。9大本科招生學院均設置咨詢臺,為考生和家長進行專業介紹,解答招生政策及相關專業問題,讓考生及家長更詳細了解學校院系、專業設置及辦學培養特色。志愿服務團隊在咨詢區開展義診服務,讓前來參觀的學生和家長體驗耳豆、推拿、手診等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義診服務,精彩的社團表演和活動更是吸引了學生和家長駐足觀看、體驗交流。
校園參觀 文化體驗 沉浸式感受中醫藥智慧與魅力
校園開放日活動吸引了千余人入校參觀體驗,參觀及文化體驗活動各具特色,人氣十足。中醫學院集教學、科研、科普參觀為一體的“天文臺”,即“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群綜合實訓平臺”,搭載古今觀天設備,同時匹配專業訂制的可視化教學硬件(河圖洛書、太極圖、銅雕壁畫、球幕、4K高清投影)和軟件(球幕影片、互動式地屏影片),為師生直觀地呈現中醫“天人相應”理論中蘊含的宇宙觀。中藥學院中藥DIY鑒別體驗中心內陳列各類藥材標本800余種,中心每年設有兩次中藥飲片等級考試,并進行中藥顯微鑒定和中藥產地加工的培訓和指導,以深厚的學院特色中藥文化為魂,以學院教學和學生實踐為綱,打造一個文化傳承和學生動手實踐的場所。生命科學學院“10秒中醫體驗館”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知名品牌,將中醫藥文化推向全世界,生動展示了中醫藥文化的魅力。針灸推拿學院在針灸實訓室、氣功實訓室、未來學習中心設置針灸推拿技法、氣功功法和VR教學展示和互動,深受參觀學生和家長青睞。護理學院護理實驗中心獲評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實驗室,近年來多次接待國內外專家、學者到訪,受到專家高度評價。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馬淑然教授以《我們的國粹——神奇的中醫藥》為題,從中醫的概念與起源為契入點,生動介紹了神奇的中醫技術和中醫理念,闡釋了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學將與現代醫學共同為人類作出貢獻。中藥學院教授魏勝利以《醫藥圓融·傳承創新 做新時代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題,從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切入主題,闡釋了培養傳承創新人才的迫切性,介紹了中藥學科的特色優勢及報考中藥學相關專業的要求,表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科致力于培養具有科學與人文素養、中醫藥思維與國際視野的卓越人才。
媒體云集 新聞發布 歡迎莘莘學子報考圓夢北中醫
學校黨委副書記張繼旺、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侯中偉、教務處處長閆永紅、中醫學院院長李峰、中藥學院院長雷海民、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華茜、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劉雅儒、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宋萌,以及來自《光明日報》 《中國日報》 《中國教育報》 《中國中醫藥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20家主流媒體單位參加媒體發布會,發布會由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主持工作)申堃主持。
黨委副書記張繼旺介紹北京中醫藥大學基本情況時講到,北京中醫藥大學1956年建校,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四所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作為國家唯一“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國家唯一“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中醫藥高校、國家“雙一流”學科最多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北中醫始終爭做新時代中醫藥高等教育引領者。本科專業設置以國家戰略規劃為導向、以行業發展趨勢為需求、以用人單位反饋為參考、以學生成才規律為依據、以本科教育改革為基點,打造中醫藥特色專業,引領新時代中醫藥教育改革創新。學校扎根中國大地辦醫辦學,擁有8家直屬附屬醫院。在服務社會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醫藥聲音”,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他特別提到,北中醫學子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英勇救人的事跡前一陣子火爆出圈,頻繁被廣大網友點贊,教科書式心肺復蘇的馬威望、地鐵站妙手施針救人的師玥、施援手勇救外賣小哥的張潤澤,這些鮮活青年榜樣的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充分展現了學校培養的青年人,有大醫精誠的理想信念、有過硬的醫學專業技能和有強烈的社會擔當,具備成為讓黨和人民放心的、可以依靠的國家建設棟梁之才的素質和能力,這也是學校最愿意看到的教育培養效果。
教務處處長閆永紅介紹學校本科教學概況時講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擁有眾多名師、名醫、名家,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以及海外基地建設。學校圍繞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復合人才”的目標定位,堅持“厚基礎、重傳承、強實踐、促交叉、求創新”的培養特色,為國家和民族培養能夠引領未來中醫藥發展的一流人才。強化“醫針一體,醫藥融通”,“重經典、富人文、強實踐、求創新、向國際”,科學設計培養方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鼓勵學生個性發展,探索多元培養模式。不僅為國家培養了眾多中醫藥優秀人才,更為世界94個國家和地區培養兩萬余名中醫藥專門人才,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醫藥卓越人才提供支撐。
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侯中偉、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主持工作)申堃、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華茜、教務處處長閆永紅、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劉雅儒、中醫學院院長李峰、中藥學院院長雷海民分別就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情況、學校中醫藥特色長學制專業招生情況、學校生物工程專業特色、學校中醫藥特色教學實訓平臺建設情況、針灸推拿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與特色、學校國際化教育情況、中藥學院特色優勢專業答記者問。
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申堃主持發布會
本次校園開放日以線上與線下同步進行的形式,力求滿足全國考生和家長的參與需求。活動全方位展示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辦學理念、發展成果、師資水平、專業設置、招生政策、人才培養特色、多元開放的校園文化氛圍,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考生及家長的熱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