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來自“一帶一路”國家政府核心媒體的資深記者應邀來到我校,參加了以“感知中醫世界行”為主題的“一帶一路”中醫藥媒體論壇,并通過參觀中醫藥博物館、在中醫藥體驗館親身體驗,感受了中醫藥文化的魅力。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主任委員陳明明,我校校長徐安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韓濟生,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教授仝小林,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所長朱曉新出席了論壇。陳明明主任委員主持論壇。
首先,徐安龍校長簡要介紹了我校的歷史沿革、基本情況,著重介紹了學校國際化發展進程及現階段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北中醫致力于將中醫智慧和文化帶到全世界,至今已培養留學生2萬余名,很多留學生回國后成為當地中醫事業的領軍人物。目前,學校已與多個國家合作,成立了多家海外中醫中心,希望與來自亞洲和非洲的大學建立聯系,開展合作。
屠志濤局長闡述了北京中醫藥事業發展概況,包括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的職能,北京市中醫藥服務體系的構成,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他說,北京市政府一貫重視和支持中醫藥發展,中醫藥是北京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健康服務也日趨多元化,首都中醫文化深入人心,是百姓就診的重要選擇。
朱曉新副所長作了題為《中醫藥的研究特點及基于優勢病種的“2+1”設想》的發言。在發言中,他介紹了中醫臨床、科研已具備的規模,講解了中醫藥從臨床用藥、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角度的研究特點以及中藥研發程序特點,并向與會者詳細解讀了保持中醫藥特色優勢、打造中醫藥特色成果、基于臨床實踐的“2+1”設想。
仝小林教授向來訪記者系統解答了“中醫能為現代疾病與健康做什么?”的問題。他指出,中醫學的三大醫學思想仍是解決當今世界六大類疾病的重要指導思想,態靶結合是解決復雜性疾病的鑰匙。中醫藥幾千年來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如果說傳統中醫是先輩留給中華民族的瑰寶,那么現代中醫將是中國帶給全世界的寶藏。
韓濟生院士向與會者解讀了中醫針灸相關知識和技術。他強調,根據自己在45個國家的實踐經驗,針灸通過穴位刺激療法,對治療疾病和增強肌體免疫力有確切療效。
論壇尾聲,發言嘉賓進行了答記者問,論壇在熱烈、友好、融洽的氣氛中結束。
論壇開始前,來訪記者一行參觀了我校中醫藥博物館,了解了中醫藥發展史,參觀了中藥標本、飲片,并在中醫藥體驗館親身體驗了中醫針灸、推拿、砭石等中醫療法,感受了中醫藥文化的神奇魅力。
為配合即將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受外交部委托,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主辦,我校承辦本次中醫藥媒體論壇,旨在增進外國民眾對中醫藥的了解,擴大中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
(文:宣傳部/圖: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