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1年已載入史冊,360多個日日夜夜,北中醫人凝心聚力、開拓進取,奮力開啟建設中醫藥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1月24日,北京中醫藥大學2021年十大新聞揭曉。讓我們一起回顧共同奮斗的這一年,汲取前進的力量,續寫實干成就夢想的嶄新篇章。
一、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共慶黨的百年華誕,從黨的百年輝煌歷程中汲取奮進力量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師生深入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圓滿完成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服務保障工作,青年學子在天安門廣場發出時代最強音: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有力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全校師生員工把黨史學習與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史的學習融匯結合,取得“理論學習有深度、主題活動有亮度、暖心實事有溫度、立德樹人有效度、事業開局有高度”的良好學習教育效果。
二、獲得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等學校提名獎,取得黨建思政領域又一殊榮
在北京高校黨建先進校評選中,我校榮獲“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等學校提名獎”,《實施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六項工程”》被評為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項目,取得了我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又一殊榮。
三、中國共產黨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九次黨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提出新時代學校奮斗目標
中國共產黨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九次黨員代表大會于12月2日至3日召開。校黨委書記谷曉紅作題為《立德樹人,守正創新,為建設中醫藥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奮斗》的工作報告。大會全面總結了學校第八次黨代會以來取得的成績,選舉產生了學校第九屆黨委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指明了新時代學校發展的方位、目標和思路,確立了建設中醫藥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奮斗目標和“三步走”發展戰略。
四、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我校田金洲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邁上歷史性新臺階。新增高層次領軍人才7名,優秀青年人才11名。12位中醫藥專家榮獲“首都國醫名師”稱號。啟動實施“壺天人才計劃”,暢通“博士后-優秀青年人才-高層次領軍人才”成長“全鏈條”,11名專家學者入選壺天人才計劃各類項目。
五、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吹響新一輪“雙一流”建設號角
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為學校“十四五”時期各項事業發展指明方向。系統總結“雙一流”建設經驗,科學編制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方案。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公共管理4個參評學科全部高質量完成。
六、成立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啟動實施“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
成立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書院,以培養中醫藥領軍人才為目標,搭建高層次中醫藥學術傳承平臺,聘請70余位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學大師擔任特聘教授,形成中醫藥領軍人才培養的新示范。啟動實施“九體醫學健康中國計劃”,深化中醫體質治未病和防控慢病的方法及科學研究,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中醫藥方案。
七、中醫藥體驗館首次亮相冬奧會,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呈現新亮點
承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醫藥體驗館,作為唯一一項由高校承接的冬奧會展示區項目,受到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形成了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的新范式。臨床醫學院醫護骨干進駐冬奧村參與疫情防控,學校理療志愿者為大會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主辦2021中醫藥國際發展論壇,成立“國際中醫教育聯盟”,啟動“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遠程教育平臺”。
八、科技成果產出取得重大突破,再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我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第一臨床醫學院商洪才研究員作為第一完成人所開展的“中醫藥循證研究‘四證’方法學體系創建及應用”研究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由我校作為第一起草單位的《灸用艾絨》作為國家標準、《中醫四診操作規范 第3部分:問診》作為推薦性國家標準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中醫養生(中醫傳統導引法)”獲教育部系統唯一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九、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再提升,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首次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44位教師當選“十四五”本科規劃教材(第一批)主編,位列全國中醫藥院校之首。1部主編教材獲國家級優秀教材二等獎。獲批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項目61項。4門課程獲得教育部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高質量完成教育部中醫、中藥學、護理3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
十、多項賽事成績展示學生綜合能力,學生培養質量再上新臺階
校女子足球隊獲得2021中國大學生女子足球錦標賽甲組冠軍,第八次捧得全國冠軍獎杯。在第14屆全國學生運動會大學組武術比賽中獲得冠軍1項。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獲“互聯網+”大賽國賽三等獎1項。學校在互聯網+大賽和北京優創評選中獲“優秀組織獎”。“杏林”眾創空間在全市25個高校分園考核中獲優秀等級。大學生藝術團在2021年北京市大學生藝術節上獲得3項銀獎、3項銅獎。畢業生就業質量連年提升,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在北京市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