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1時10分, G68次列車緩緩開進北京西站,在抵京的人群中,有一群特殊的旅客,他們是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東直門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東方醫院),已在武漢前線奮戰59天的46名國家援鄂中醫醫療隊隊員。戰“疫”英雄們完成了援助醫療任務,今天撤離武漢市,晚上回到北京。站臺上,迎候人員早早列隊等候,隨著醫療隊員走出車廂,站臺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副司長閆冰和我校黨委書記谷曉紅、副校長王偉、附屬醫院領導來到站臺迎接歸來的醫療隊員。谷書記對醫療隊員深情地說,“我非常想念你們,歡迎你們回家,你們辛苦了。你們不顧個人安危逆行千里,是最可愛的人,是戰士,是英雄!”返京的醫療隊員們乘坐專用車輛前往駐地,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休整。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順義區有關領導,我校校長徐安龍和附屬醫院領導在駐地為隊員們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和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賦分別致辭和講話。徐安龍校長與醫療隊隊員們“隔空”握手,一一問候。
為做好隊員們隔離休整期間的服務保障工作,兩所附屬醫院共派出12人的服務保障突擊隊,專門負責醫療隊隊員們的健康保障。
作為第二批抵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1月27日,我校第一臨床醫學院(東直門醫院)和第二臨床醫學院(東方醫院)的隊員們進駐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這里是武漢疫情最重的地區之一。
在武漢的5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們接管了呼吸重癥六病區。從隊員們斬斷青絲備戰疫情、幫助醫院建立“三區兩通道”、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到每一次拼盡全力的搶救、再到每一次送別治愈患者出院……每一幀畫面都歷歷在目。隊員們懷揣大醫精誠之心救治患者,中醫中藥、適宜技術、特色護理盡顯中醫藥獨特魅力。
返程前,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援鄂醫療隊領隊,葉永安還惦記著他的病人,那是一名他從ICU里搶救過來的76歲重癥老人。“聽說他核酸已經轉陰,很快就能出院了”,葉永安開心地說,“每一位轉出的病人,我們都一直在追蹤,跟他們現在的主管醫生都有微信聯系……”。這名患者是葉永安和隊員們遵循“一人一策,隨證化裁”的思路,注重體質、疾病、癥狀“三結合”,中藥方劑與中醫技術療法相結合治療,取得顯著療效的多名重癥患者之一。
在武漢站,大家舉著“凱旋旗”合影留念。 醫療隊隊員、第一臨床醫學院(東直門醫院)急診科護士紀冬梅用手比心,笑著說,“炸醬面永遠會跟熱干面在一起!我們一起加油!”
“突然得知能回北京了,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第二臨床醫學院(東方醫院)領隊、ICU主任王彤說,“回家肯定是開心的,結婚25年,我還沒跟愛人分開過這么久,兒子也一直念叨著我。可真的離開武漢了,心里又充滿了不舍,舍不得病人,舍不得當地一起并肩作戰的戰友們……”。
“在與新型冠狀病毒較量的過程中,大家從素不相識,到默契配合,結下深厚的戰斗友誼……”葉永安說,“這份情誼不會斷,未來我們京漢兩地的醫院還會有更多長期的合作”。
醫療隊員在武漢的駐地對面有一個汽車教練場。那里,也是隊員們平時鍛煉、曬太陽的專屬區域。臨行前,他們再次來到這里,集體拍照留念。就在拍照時,周圍高層樓里的居民紛紛打開窗子,走上陽臺,向隊員們揮手告別:“謝謝你們!辛苦了!歡迎再來武漢!”那一刻,很多年輕的隊員都忍不住落淚了。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返回北京的列車上,醫療隊員一起唱起這熟悉的旋律。東方醫院的醫療隊員護士王曉君說,“有人說,我們醫務人員是白衣天使,那我相信這一路上竭盡全力幫助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盔甲。希望來年春暖花開時再相約武漢,一起看看這座美麗的、英雄的城市!”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能有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歡迎你們回家,北中醫的白衣戰士,從前線歸來的勇士。你們是“最美逆行者”,是守護患者生命、護衛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是全體北中醫人的驕傲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