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
課題負責人翟
翟雙慶處長回顧了中醫藥學科長期以來“醫藥兼通”的學術特色,并基于當前醫藥分離的趨勢和我校中醫學(中藥方向)七年制培養積累的經驗,建議中藥臨床藥學人才培養從宏觀理念上通過搭建中醫藥理論、現代醫學基礎、臨床醫學三位一體的學術平臺,解決“醫不懂藥、藥不知醫”的痼疾;并建議在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上大膽創新,探索在學校統一調度下的“學院+醫院”聯合培養模式,培養出能夠學以致用的高素質中藥臨床藥學人才。
洪凈副司長在認真聽取與會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后指出,無論是從中醫藥學的歷史沿革還是從當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需求來看,都亟需培養大量“醫藥兼通”的中藥臨床藥學人才。對“醫藥兼通”的中藥臨床藥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深遠的前瞻性,課題組在人才定位和培養理念上理清了思路,擬定出人才培養草案,前期工作卓有成效。她建議,在后續工作中擴大調研規模,并深入展開各相關單位對中藥臨床藥學人才需求的調研;在前期調研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尊重人才培養規律和專業設置規范,對專業方向課程進行必要調整和充實,強化醫學尤其是中醫學基本功在培養方案中的權重。她強調,在培養方案設計中要尤其注重培養中醫藥學思維、強化藥事管理理念,與時俱進地重視中藥合理應用和不良反應監測相關教育。并鼓勵課題組在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上嚴格論證、大膽創新,探索“醫藥兼通”的中藥臨床藥學復合型人才的“學院與醫院互動、醫學與藥學相長”的新型培養模式,為中醫藥教育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中藥學院黨總支書記董玲進行會議總結。她代表中藥學院對各位專家的熱心參與和課題組成員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她表示,開展教育科學規劃研究有利于探討中藥學創新人才培養,緊抓醫院教學基地建設將不斷適應社會對中藥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中藥學院將為此常抓不懈。
(中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