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醫國際傳播暨“一帶一路”國家中醫合作研討會在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中醫藥歷史文化名城“藥王故里”陜西銅川舉行。來自15個國家的近百名代表共聚銅川新區,以弘揚中醫文化、助力“一帶一路”國家傳統醫藥發展為主題,以凝聚智慧、協同創新為宗旨,以推動中醫藥高質量國際傳播為目的,就俄語和波斯語國家傳統醫學發展現狀及合作、中醫藥外語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等問題建言獻策。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姜再增,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副局長羅增剛,銅川市委書記郭大為、市長楊長亞、副市長曹遠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國際傳播委員會會長,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投資與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國際合作局局長扎娃,我校校長徐安龍,副校長谷曉紅、王偉等出席開幕式。大會開幕式由王偉副校長主持。
徐安龍校長在講話中強調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兼容并包之辦學宗旨的大胸懷和大格局,倡導大家繼承和發揚藥王孫思邈“大醫精誠”之思想,以普救天下含靈之苦的精神,以愛護生命和健康的人類共有之價值觀,將克服困難、治病救人作為中醫國際傳播的最終目的。同時還要學習玄奘法師潛心求法傳道、精益求精、求同存異精神,以共同的價值觀探討中醫藥在不同國家的傳播規律,擱置爭議,建立適合中醫國際傳播的語言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標準體系。
楊長亞市長代表銅川市委、市政府對出席研討會的各位來賓、中外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近年來,銅川市委、市政府把打響‘藥王’品牌、打造養生福地作為調結構、促轉型的突破口,深入挖掘孫思邈中醫藥文化資源,推進資源、文化、經濟融合發展。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姜再增、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副局長羅增剛、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投資與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國際合作局局長扎娃也都作為代表致辭。
開幕式后,“一帶一路”沿線俄語、波斯語國家代表就各國中醫藥及傳統替代醫學發展情況、醫療投資現狀、合作前景等做了主題研討。北京中醫藥大學與俄羅斯上合組織傳統醫學研究院、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國立醫科大學東方醫學院、塔吉克斯坦共和國上合組織傳統醫學研究院、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和馬什哈德醫科大學共同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傳統醫學推廣聯盟成立倡議書”。“聯盟”將通過推動絲路國家在傳統醫學立法、臨床應用、高等教育體系建立、天然草藥資源開發及其下游產業延伸等領域的深入合作,實現中醫藥與各國傳統醫藥的協同發展,為各國人民共享高質量傳統醫藥服務貢獻力量。
本次研討會的另一重要內容是中醫國際教育課程、教材建設研討。美、加、英、德、澳、新等國代表就所在國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教材使用等發表主題演講;北京中醫藥大學代表提出構建國際中醫藥開放教學體系構想和對外中醫教材編寫計劃。隨后,各國代表就如何設計制作廣泛適用的中醫國際教育課程和教材展開積極討論,提出真知灼見。
本次研討會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國際傳播委員會、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銅川市衛計局、銅川市中醫藥發展局承辦,是我校與銅川市簽署市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首次在銅川市舉辦國際交流合作會議。作為亞歐國家文明與歷史的見證,絲綢之路自開辟以來,就已成為各國團結合作的旗幟,而中醫學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更是沿絲綢之路廣泛傳播。北京中醫藥大學和銅川市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都迎來了嶄新的機遇,相信通過不斷努力,必將推動市校雙方在中醫藥文化、教育、醫療、產業的全方面發展,為中醫藥國際傳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