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我校舉行本科教學改革工作研討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石鵬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綜合協調處副處長周景玉,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科教處處長厲將斌出席了會議。我校黨委書記吳建偉、校長徐安龍、副校長谷曉紅、副校長翟雙慶,教師代表高學敏、田德祿、孫建寧、張其成、張冰、王天芳、郭華,校各二級學院、三個臨床醫學院院長、教學院長、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用人單位、合作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教育報、新華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中醫藥報、健康報、中國政協報等媒體列席。會議由谷曉紅副校長主持。
會上,谷曉紅副校長介紹了我校本科教學改革工作以及此次會議召開的背景。她說,學校一直把人才培養放在學校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今年決定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堅持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濟生”校訓,倡導“人心向學、傳承創新”理念,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加大力度推進具有北中醫特色的應用型、復合型的高級人才培養目標,設計了在中醫藥相關人才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踐綜合能力、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新想法、推出新舉措。
隨后,徐安龍校長以“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不斷提升教育質量”為主題,就《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教學改革方案》做會議主題報告。報告涵蓋了總體目標、人才培養模式的傳承與創新、全面修訂教學計劃、提升實踐綜合能力、搭建“自教材”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教學評價體系等七個方面的重點改革內容,體現了我校教改工作的重點工作。一是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廣“院校+師承”的人才培養模式;岐黃國醫實驗班(“5+3+1”)等長學制中醫學專業人才過程中,實現“貫通設計、關注環節、確保質量”;二是課程體系:優化課程體系,強調“精專與博用”;突出國學與經典學習,實施經典分級考試;開展新生導讀課程,以《計算機基礎》等課程改革為引領,充分發揮“學習方法”導讀課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對推進中醫國際化進程,為國家軟實力在國際舞臺彰顯的北中醫來說意義重要,大學改革《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精簡必修課時,加強人文通識類選修課建設,使其更加符合通識教育課程定位;三是實踐綜合能力:繼續完善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課程體系,突出個性化培養,利用各臨床實踐基地優勢特色,為學生開展臨床特色模塊化培養;四是教材建設:北中醫有一批中醫名師,留下并傳承著寶貴的教材財富,同時以開放心態,海納百川,匯聚英才,做凸現北中醫特色的系列自教材,搭建“自教材”體系;五是師資隊伍建設:以“質”與“量”并重,獎懲結合,以評促教。徐安龍校長指出,我校過去的本科教學工作已有了很好的基礎,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將依此方案全面深化本科教改工作,辦出更加經典,更加現代的北中醫教育特色。
會議第二階段,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高穎以《“醫教協同”促進長學制培養的臨床教學改革》為題,介紹了我校岐黃國醫實驗班臨床培養方案。方案突出了頂層設計、貫通教育的理念,以“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為核心,以方法改革為手段,實現基礎理論與實踐技能的有機銜接,并提出了導師遴選、實習基地選擇、實訓與課程安排等幾個尚需研討的問題。為了利用優質醫療資源為學生提供更有優勢的專科實踐平臺,教務處閆永紅副處長介紹了《臨床特色模塊實施方案》,方案體現了學校利用多種教育資源,突出個性化培養方面所做的大膽探索。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計算機為專業服務的能力,信息中心劉仁權主任對《〈計算機基礎〉改革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方案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理念貫穿始終,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顯示了學校由具體課程改革帶動全校教與學觀念轉變的思路。基礎醫學院郭華教授介紹了《中醫經典考級項目的實施方案》,方案核心思想為以考促學,體現了我校在加強經典學習方面所做的創新改革。
報告后,與會專家對各項方案進行了充分討論。高學敏教授、田德祿教授作為老一輩中醫名家強調了經典學習與臨床實踐對于中醫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對方案中“經典傳承”與“強化實踐”改革思路表示肯定。教育部教學團隊負責人,北京市教學名師張冰教授作為一線教師表示此次系列改革方案是在社會浮躁氛圍與學校輝煌成就之下所做的沉靜的事,強調了教學是教師的本職,并對教師支持、教材、師資團隊建設等方面的建設工作提出了寶貴建議。
屠志濤局長強調了中醫傳承工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以及問題導向與制度保障作用,指出改革工作要注意與行業發展相結合,厘清“中醫思維”概念,深入研究中醫教育學、中醫課程學,要注意做好三個結合——“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的結合,醫與藥的結合,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的結合。石鵬建副司長指出在醫教協同發展背景之下此次會議所傳達的改革意愿是適時且有意義的。醫學教育培養體系的建立要處理好院校畢業后教育與繼續教育的關系,注意信息化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以及教材體系特色的凝練。改革過程中要理清思路,統一思想,形成認同,探索適宜自身發展的可持續開展的改革道路。
最后,吳建偉書記對各位與座領導、專家提出的諸多寶貴意見與建議表示感謝。他表示,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我校在醫教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一定要創出中國獨特的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從機制、體制等各方面全面啟動教育改革工作,在未來發展中,不辱使命,為國家健康產業、醫學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