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我校召開第四次中醫藥教育研討會暨校友會理事會2014年度全體會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校友會副會長、我校中醫學專業1973級校友吳剛,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校友會副會長、我校中藥學專業1977級校友方來英,國醫大師、我校教授孫光榮等40余位理事和校友出席會議。我校黨委書記吳建偉,黨委副書記、校友會副會長靳琦,校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明來及校友會常務副秘書長、學校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梁軍等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了《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年工作報告》,聽取并審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友會2014年工作報告》,討論了《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學校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章程(草案)》,通過了《“寸草春暉”——向母校獻愛心倡議書》。會議由梁軍副秘書長主持。
會上,吳剛副局長對我校近年來的建設發展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做了《關于中醫藥工作的匯報》的報告,并提出中醫藥行業下一步應做的工作。方來英主任就中醫藥發展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醫療服務體系和醫療需求間的矛盾以及中醫藥發展未來的思考等方面做了報告,著重介紹了《北京市醫療狀態與情況》。
靳琦副書記代表學校作了《邁著改革的步伐再上層樓——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年工作報告》。他說,2014年是學校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設之年。近一年來的工作特色主要表現在:一是學校以制定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契機,注重加強頂層設計,集中精力抓大事,以信息化建設、人事制度改革、新校區建設、平安校園建設和籌備60周年校慶五大工程為主攻方向,力求取得新的突破;二是以兼容并蓄的開放態度積極推動交流合作和聯合共建,面向社會、面向國際,大力進行內引外聯,吸引辦學資源,壯大辦學實力,拓展辦學空間;三是以制定實施《大學章程》為引領,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推動管理權力下放,積極爭取一校一議的辦學自主權;四是強化“人心向學,傳承創新”的辦學理念,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為杠桿,以學術述職和崗位聘任為推力,促進學術水平的整體提升;五是始終重視強基固本、厚積薄發,加強內涵建設,教學、科研、醫療等各項事業持續發展。并將2014年的20項工作進展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抓大事,想長遠,加強頂層設計,把握重中之重,爭取綱舉目張的工作效果;(二)抓改革,出新招,鞏固傳統優勢,塑造新的特色,發揮我校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三)以人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以隊伍建設為出發點,盤活人力資源,激發改革活力,凝聚發展力量;(四)堅持立德樹人、注重以文化人,加強基礎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的軟硬環境。
王明來秘書長從校友會工作思路、分會工作、校友接待工作、校友會基礎工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等方面匯報了校友會工作情況。他強調,校友會作為聯系母校與校友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當前工作重點仍是聯絡校友,迄今已經建成16個地方校友分會,目標是到2016年母校六十華誕慶典時把全國各地的校友分會都建立起來。在播放美國校友分會發來的賀信時,他著重介紹了美國校友分會成立的情況。他說,美國校友分會的籌備和成立能在半年時間內完成,除牽頭人田海河做出了極大努力外,更體現了校友們的向心力和母校的凝聚力,也反映出中醫藥在全球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目前,校友會每年接待多個批次校友返校活動,今年已有1974級和1979級中醫學專業等近20個年級或班級校友返校聚會。他還提到,校友會通訊——《我們》是校友自己的雜志,辦好期刊也是校友會的重要基礎工作,該刊每年出版兩期,已經到第7期,及時將校友活動和母校大事刊出,體現了時效性。刊物中的“母校要聞”、“吾念吾師”等欄目已成為校友們的必讀內容。
孫光榮教授作了《共同創造北京中醫藥大學更加美好的明天——關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發展的三個項目建議》的報告。趙中振校友作了《繼承、創新、交流——迎接母校六十華誕》的報告。與會理事及各地校友代表對母校及校友會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家踴躍發言,就母校改革發展、校友會的發展思路、組織形式以及如何實現校友自身發展與學校發展相結合等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設性意見。
會上,為響應剛剛通過的《“寸草春暉”——向母校獻愛心倡議書》,浙江校友當場為母校捐款91600元。
吳建偉書記感謝校友們對母校的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表示學校將會把校友們的意見匯總,通過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并會給校友們及時回復。他說,學校會更加重視校友工作,要為校友們的發展提供更多空間和平臺。他還贊揚了校友們取得的成就,肯定了校友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希望全國各地校友分會在母校建校60周年之際都能建立起來,并加強與海外校友的聯系,更好地促進學校和校友的共同發展。
此次會議由浙江校友分會承辦,經費由北京東方華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我校中藥專業1979級校友張玲熱心贊助。
(校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