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
校長高思華作了題為《陰陽五行的形成及轉化》的精彩報告。高思華校長從古代自然觀形成和發展的簡要過程入手,講述了陰陽五行學說形成的特定歷史背景和它作為古代認識自然科學的方法學的科學性。高校長講述了陰陽、五行的確切內涵,以及陰陽、五行各自形成、轉化及制約的整體恒動觀。導出陰陽五行學說是在總結自然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抽象形成的,它不僅體現了古人在觀察揭示自然規律方面所做出的巨大成就,更體現了古人從天體的運動、天地的相互感召來認識氣候的變化,以天地一體、四時一體、萬物一體的整體恒動的觀點來認識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從自然變化規律抽象、總結出陰陽五行的哲學概念并用以分析探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規律的基本思想方法。此次講座會場爆滿,師生都感覺受益匪淺。
“名師大講堂”旨在給全校研究生提供一個開放性、前沿性、綜合性、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擴大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意識。研究生部從2010年起,計劃每年邀請多位國內中醫藥界、生物醫學界及其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界名師走進講堂,走近同學。同時,將“名師大講堂”納入必修課,每位研究生至少選聽6場報告,計2學分。這是我校實踐科學發展觀,營造濃郁的中醫藥學術氛圍的重要舉措,也是創新人才計劃中系列學術論壇的重要內容。
(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