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9個月的醞釀與籌備,首屆北京中醫藥大學暑期學校于7月20日正式拉開帷幕。上午8:30,在教學樓三層報告廳舉行了簡短的開幕式,隨后由徐安龍校長親授暑期學校第一課。開幕式及講座由副校長谷曉紅主持,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師200余人選修了該課。
谷曉紅副校長介紹,本次暑期學校以“學生自主學習與發展”為主題,由教務處組織,各二級學院悉心籌劃,最終開設包括國際前沿、科研創新、文化傳承、實踐訓練四大模塊,共68門課程。同時,除校內優質師資團隊,還邀請邀請到中醫、西醫、管理、人文等諸多領域,共13位外籍專家,37位國內專業領域知名專家,吸引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等2000余人參加,最終選課5000余人次。在此期間,學校對暑期學校始終給予了高度重視,為充分體現我校重教為本的教育理念,徐校長特為學生親授第一課,從而開啟了我校首屆暑期學校。
隨后,徐校長以“科研的‘微’時代”為主題為在場全體學生授課。他首先介紹了開辦暑期學校是學校重視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舉措,不僅傳達了學校對于莘莘學子的期待,也希望大家能夠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關注時代變遷,主動思考在微時代如何培養科研思路。他還強調了繼承和創新對于中醫學習的重要性,并鼓勵大家學習經典,背誦經典以及多實踐運用經典。
講座共分為4個篇章。第一篇章是“北中醫的‘微’時代”。在此篇,徐校長提到北中醫多個傳播正能量的微信群為信息的傳播和構建和諧的群文化做出的貢獻,同時也鼓勵大家在信息爆炸時代,面臨科技的日新月異,要與時俱進,拓寬思路。
在第二篇“‘微’時代的科研創新”,徐校長以大學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引出大學在微時代要通過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實現創新和文明傳承,并以知名大學諾貝爾獎得主的分布鼓勵大家不斷思考,積極創新。
第三篇章,徐校長總結了“‘微’時代的科研特征”,面臨信息、內容、時間和平臺碎片化的現狀和數不勝數的科研自媒體以及科研常用網站,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不再受到時間、地點以及進度等因素的限制,學會做減法變得至關重要。學生可以有目的的選擇學習資源,廣泛地利用網上各種工具為自己學習所用,將科技和教育領域的新方法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科研中。
最后,徐校長就“北中醫學生如何提升科研能力”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和看法。他以多位國醫大師成長成才之路為例,鼓勵學生多學經典,勇于探索,積極實踐,在臨床中不斷體會中醫經典的博大精深。
師生們聽課認真聽課,并就報告內容與徐校長展開互動,積極提問,徐校長幽默風趣的回答不但為講座帶來陣陣掌聲,也引發了學生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為期一周的暑期學校課程正式起航。僅在今天,即有張其成教授的《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溫長路教授的《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與發展》、孟凡毅教授的《中醫藥及中醫藥教育在國外發展的現狀及未來》、管理學院《知名院長談管理之王耀獻院長》等諸多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課程同步進行。此外,遠在安國進行《中藥飲片辨識》課程學習的學生們,今天也已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及最終考核。
在未來的幾天里,陸續將會有更多精彩的課程奉獻給我校學生。希望同學們充分享受暑期學校“盛宴”,領略更多的國際前沿知識,深切感受人文與經典的魅力,切實加強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真正實現自主學習與發展能力的不斷提升。
(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