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腦卒中篩查防治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繼續教育委員會主辦,王永炎名醫傳承工作站、我校附屬東方醫院、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承辦的2014中國腦卒中大會中西醫結合論壇暨第六屆中西醫結合腦病診治新進展高級研討班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我校東方醫院院長張允嶺教授擔任此次論壇主席。東方醫院黨委書記馬繼福首先致開幕詞。之后,東方醫院王琦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范吉平副院長、廣安門醫院趙志付教授、北京天壇醫院樊永平主任、北京宣武醫院黃小波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唐啟盛院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劉炳林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張文生教授、東方醫院張允嶺教授相繼主持各分會場。
東方醫院張允嶺教授介紹了對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系列研究情況及建立中醫辨證規范的過程,指出中醫綜合干預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東直門醫院高穎教授從多角度詳細介紹了中醫藥防治腦卒中戰略平臺的建設思路,以期建立中醫藥防治腦血管病的技術轉化與社區推廣模式。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王新志教授通過多個典型病例的講解,向大家分享了大面積腦梗死的中西醫結合干預經驗。宣武醫院高利教授探討了胃腸道疾病與腦血管病的關系,指出腦卒中防治中應重視脾胃疾病。東方醫院劉金民教授做了“癲癇藥物治療的難點與中醫突破口的選擇”的匯報,并指出了中醫治療癲癇中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齊向華教授提出了中醫失眠癥診治模式的問題,并對該團隊已構建的辨治體系做了講解。東方醫院陳志剛教授對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的臨床診治做了啟發式分析。東方醫院郭蓉娟教授帶領大家深入思考中醫情志疾病病機,指出了火熱病理要素(微炎癥)的發生發展是情志致病由功能向器質病質變的關鍵環節。東直門醫院鄒憶懷教授與北京師范大學張占軍教授均基于fMRI技術,分別講述針刺陽陵泉對中風偏癱患者以及中藥干預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情況。東方醫院張志辰博士展示了腦卒中篩查的系列工作,并分析了非頸動脈狹窄腦卒中人群危險因素中西醫控制策略。中國中醫科學院李慧教授對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新藥研發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介紹。解放軍302醫院鄢丹教授提出以臨床為導向的中藥標準化研究,以大質量觀控制中藥質量問題的觀點。清華大學李梢教授則闡釋了大數據時代的中醫藥網絡藥理學研究。各位專家分別圍繞中西醫結合對腦卒中的早期干預、卒中相關抑郁、認知障礙、帕金森、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防治思路及臨床用藥等相關領域研究進展進行了研討學習。
論壇為開展腦卒中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相關領域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技術合作搭建了一個高水平的平臺,旨在順應時代發展,引領中西醫結合防治中風病臨床、科研方向的變革,獲得臨床療效共識,推廣中醫藥科研成果應用等。來自全國近20省份的近400名學員參加了本次研討班的學習和交流。
我校東方醫院2011年作為北京地區唯一一家入選國家衛計委“國家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的中醫三級甲等醫院,2013年獲全國優秀基地醫院,2014年獲全國模范基地院長榮譽。
(第二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