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基礎醫學院舉辦 “岐黃講壇”第四季首場講座,邀請北京大學中文系著名學者陳平原教授作了題為《大學故事的魅力與局限性》的專題講座。副校長谷曉紅應邀出席活動并致辭,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范璐,青年教師以及在校師生等參加了本場講座。講座由副院長賀娟主持。
谷曉紅副校長首先致辭。她說,基礎醫學院“岐黃講壇”是我校的品牌論壇,現在已經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學院領導與教師為本講壇的開辦費盡心力,是為了讓同學們視野更加開闊,全面提高綜合素養。她感謝陳平原教授能在百忙之中為“岐黃講壇”舉辦首場講座。
陳平原教授以作為方法的“大學故事”為切入點,從五個方面對大學故事的魅力和局限性展開論述。一是學術史視野中的“大學故事”。大學中,故事更加貼近民眾閱讀趣味,更加富有理想性,代表了一代代大學生的趣味、想象力及價值判斷。二是“逸事”的可愛與可疑。大學中的“逸事”往往有著一定的政治性,有可愛之處也有可疑之點,既不是憑空杜撰也并非確鑿無疑正是軼事的魅力所在。三是史實如何辨析。以著名小說家沈從文教書的故事為例,說明大學故事不僅需要辨真偽,還包含更為復雜的理論闡釋。四是碎片怎么拼接。以新北大的三書《筒子樓的故事》、《鯉魚洲記事》、《北大中文百年慶典紀念冊》為例,講述如何拼接故事碎片,呈現完整的歷史圖景。五是文史的夾縫中揮灑才情。研究者需自我定位在校友與史家之間,尊重檔案,學會與文學作品對話,除真偽外涉及學術判斷乃至政治立場,發掘被壓抑的故事讓其呈現價值與意義。陳平原教授用生動的語言通過眾多的大學故事向大家展示了大學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意義,讓在場的師生享受到一場豐富的文化盛宴,受益匪淺。
自2011年至今,“岐黃講壇”已舉辦3年,4000余人次受益,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2014年度的講壇從本次講座開始,將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從文化、中醫理論、中醫臨床等不同角度與視野展開講座。
(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