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29日,我校舉辦“第二期青年教師培訓會”。學校35周歲以下的89名青年教職工,包括專任教師、科研人員、專職輔導員以及部分管理人員參加了培訓。培訓圍繞教學及科研能力的提高、管理人員基本行政能力的提升進行設計,邀請校領導、優秀中青年教師代表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專題講座。校黨委副書記谷曉紅、副校長靳琦出席培訓會,人事處處長兼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陶曉華主持會議。
谷曉紅副書記以《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為題,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和體會,暢談了教師的職業特點,從五個方面總結了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她指出,每位教師都要過教學關、科研關和育人關;選擇了教師職業就是選擇了平凡與偉大,這是對教師職業的最高評價。
中藥學院教授張冰以《“師、道、尊、嚴”—一個老教師的理解與實踐》為題,剖析了“師、道、尊、嚴”四字的深刻內涵,與青年教師分享了個人多年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她指出,“師”是教育實現的根基,“道”是教育實現的途徑,“尊”是教育地位的保障,“嚴”是維持教學秩序的必須。教師的天職就是捍衛學問尊嚴,教之有道,維護教學的地位,實現知識的傳承。
人文學院院長、教授王梅紅以《青年教師的人文視野》為題,對“人文”一詞的涵義進行了深入闡釋;結合醫學教育的特性和發展趨勢,對醫學與人文的內在聯系、教師人文素養的構成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并向青年教師推薦了部分書目供大家選讀。
集中培訓結束后,教師發展中心邀請學校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老師為全體培訓人員作了以“相親相愛一家人”為主題的團體輔導,以促進青年教職工之間的交流和了解。
本次培訓還根據崗位性質的不同,有針對性地為教學科研人員、專職輔導員以及管理人員準備了兩個專場講座。在教學專場,循證醫學中心主任劉建平教授、科技處副處長閆興麗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中醫藥相關領域SCI論文的發表與撰寫》、《科研立項資助與管理》專題報告。在管理專場,靳琦副校長、管理學院黃煒教授分別作了題為《機關公文處理》、《從有效溝通談提高工作效率》的主題報告。
閉幕式上,靳琦副校長在總結中指出,培訓是促進職業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體現了學校對青年教職工成長的關心。在青年教師的成長上,應遵循“政治上主動引導、專業上著力培養、生活上熱切關心”的方針,不斷創造條件,使大家盡早成才。培訓應重在機制建設,形成常態化,為廣大青年教師搭建交流和互動的平臺,長期堅持下去必要好處。
(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