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我校召開2017年度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工作會。會議的主題是“深化教學改革,迎接評估認證”,由教務處和研究生院共同主辦。校長徐安龍,副校長谷曉紅,校黨委副書記靳琦,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翟雙慶,副校長王偉、陶曉華,校長助理、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王耀獻出席了會議。校本部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教學單位)書記、院長、相關副院長,25家臨床教學基地院長、教學院長及教育處長,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督導組老師,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學管理人員、學生代表和獲獎教師代表等共計2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開幕式由翟雙慶副校長主持。
徐安龍校長首先代表大學致辭,向蒞臨此次會議的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與衷心的感謝。他指出,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們應立足國家發展大局,站在人類健康事業和中醫藥行業發展的高度思考中醫藥教育,整合國內外、行業內外各種資源發展好中醫藥教育,與時俱進、主動實踐,將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創新改革放在首位,使其在加快中醫藥國際發展步伐、滿足中醫藥行業發展時代需求、統領行業人才培養質量上發揮出應有作用。在大學的高層次教育越來越和行業發展緊密結合的今天,在醫教協同的大背景下,我校引領的中醫學長學制高等醫學教育改革,成為我國在醫學教育領域實施的重要改革之一,對推動全國醫藥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因此,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兩大主體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更應加強連貫性思考和緊密銜接、相輔相成和協同補充。徐校長指出,我們在總結近年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推動教育教學工作改革的同時,還需迎接好本科教學審核評估與專業認證工作,他就迎評促建工作提出三項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審核性評估與專業認證的意義,做到思想到位。二是要狠抓落實,確保高質量完成評建工作。三是要真抓實干,全力以赴完成各項評建工作任務。徐校長同時也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希望,要圍繞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需求做好創新與改革,并要根據學校十三五規劃中學科要求進行整體布局,加強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申報和建設工作,配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組織并完成好全國中醫學、中藥學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合格評估工作。
谷曉紅副校長針對迎接教育部審核評估及認證工作作題為《凝心聚力、以評促建,全力打造一流中醫藥教育》的動員報告。她首先介紹了本次審核評估及認證工作的大背景,強調了其重要性并分析了學校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動員報告分為五個部分,一是迎評工作指導思想與工作目標;二是迎評工作總體要求;三是迎評的工作思路;四是審核性評估與認證體系解讀;五是審核性評估與認證工作安排。谷曉紅副校長最后指出,評估重擔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標。評估是機遇,評估是挑戰,評估是建設,評估為發展,我們要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乘勢而上,打造一流中醫藥教育。
隨后,我校對2016年度校內外教學比賽獲獎教師進行了表彰頒獎,由教務處閆永紅處長宣讀獲獎名單。我校還與8家臨床教學基地正式簽約,由谷曉紅副校長與各簽約基地負責人現場簽署了合作協議。
會議的第二階段,由教務處處長閆永紅和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張立平分別作《北京中醫藥大學2016年度本專科教學工作總結》和《北京中醫藥大學2016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報告》。2016年,我校教學工作一系列新的改革舉措穩步推進,教學質量保持平穩上升,教學工作新局面逐漸呈現。2017年,我校教學工作將繼續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攻堅克難,全力做好迎接2018年教育部審核性評估及專業認證準備工作。兩位處長在總結2016年工作的同時,都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對2017年各自的教育教學工作重點和改革思路進行了部署。
會議的第三階段是教育教學經驗交流。中醫學院孫紅梅副院長作了題為《解剖學“教”與“測”的改革探索》的報告,中藥學院吳清副院長作了題為《基于行業與學生雙需求的——中藥藥劑學實驗課程改革探索》的報告,護理學院郝玉芳副院長作了題為《護理專業認證準備工作匯報》的報告,第一臨床醫學院高穎副院長作了題為《長學制培養中如何做好臨床實踐教學的鏈接》的報告。她們從理論課與實踐課改革以及迎評促建工作等方面帶給大家有益的啟迪。
最后,谷曉紅副校長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全面總結,她希望大家進一步傳達好本次會議精神,逐級分解落實各項任務,把我們2017年的教學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文:教務處、研究生院/圖: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