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美麗的良鄉校區秋高氣爽,風和日麗,我校“五老上書”群雕揭幕典禮在這里舉行。校黨委書記吳建偉,校長徐安龍,副校長谷曉紅,校黨委副書記靳琦,副校長喬延江,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翟雙慶,副校長王偉,校長助理、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王耀獻,中央美術學院發展規劃處處長王川、雕塑藝術創作研究所趙國明、雕塑藝術創作研究所辦公室主任毛媛出席了揭幕典禮。秦伯未老師侄女吳大真、之孫秦淼,于道濟老師之孫女于斌來,陳慎吾老師之孫陳生,李重人老師之子李厚,任應秋老師之女任廷革、任廷蘇應邀共同為群雕揭幕。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校師生代表參加了典禮。典禮由靳琦副書記主持。
首先,“五老上書”群雕創作團隊代表趙國明致辭。他說,創作團隊與北中醫緊密合作,真正做到了走入六零年代,感受老中醫人的執著和傳承。作為“五老上書”群雕創作團隊,我們愿意在今后繼續為北中醫延續“傳承”。
隨后,吳建偉書記致辭。吳書記帶領參會領導和嘉賓共同追憶了60年前的今天——北京中醫藥大學建校日,首屆中醫專業六年制120名同學踏入校園,共和國中醫藥高等教育事業也從此開啟了探索、發展、壯大的歷程。他簡要介紹了“五老上書”全過程,并對第一臨床醫學院提供的建設資金以及中央美術學院領導和創作團隊為雕像制作給予的支持和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
吳書記指出,“五老上書”體現了北中醫人治學嚴謹求實、為學堅忍不拔的精神。中醫藥是一門傳承了幾千年的學問,而高等教育則是現代社會培養人才的手段。北中醫的先賢們,當仁不讓,以堅定意志和創新精神,探索符合中醫人才成長規律的現代高等教育培養模式。“五老上書”正是這一歷史進程的初步思考、總結和建議,既做到了傳承不斷,也做到了創新不斷。他強調,“五老上書”群雕揭幕,既是對建校先賢的緬懷和告慰,表達我們的敬仰、崇敬之心,更重要的是不忘先賢們的初心,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始終堅持“人心向學,傳承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校訓承諾,以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為目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
最后,出席典禮的領導、嘉賓共同為“五老上書”群雕揭幕。
1962年7月16日,針對高等中醫藥教育初期出現的西化偏差,在學校任教的秦伯未、于道濟、陳慎吾、任應秋、李重人五位教授心急如焚,擔憂中醫傳承偏離航道,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聯名向衛生部黨組遞交了包括培養目標、教學方法、課程設置、基本功訓練等內容在內的《對修訂中醫學院教學計劃的幾點意見》。呼吁:中醫教育要堅持中醫主體,中醫學院要培養高級中醫師,應當強化中醫和傳統文化教育。這一事件在當時的教育界和學界引起了重大反響和熱烈討論,也得到了國家的極大重視和肯定,史稱“五老上書”。
(文:宣傳部/圖: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