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第二屆“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頒獎儀式在我校良鄉校區教學樓報告廳隆重舉行。學校領導,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加頒獎儀式。儀式由校黨委副書記靳琦主持。
儀式上,北京市嘉誠公證處公證員首先宣讀了對獎項評選過程和評選結果的公證詞,宣布本屆“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評選結果真實有效。在熱烈的掌聲中,校長徐安龍分別為中醫類獲獎者、國醫大師路志正,中藥類獲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頒獎。
路志正國醫大師在發言中感謝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委員會授予的殊榮。路老表示,臨床療效是中醫立業之本,是中醫的生命力,疑難病治療是中醫的優勢所在,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發揮中醫優勢,往往能將難題迎刃而解。只有造就千百萬熟練掌握中醫臨床知識的中醫人才,才能使中醫藥事業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是面向全球的、中醫藥領域的最高榮譽,有助于激勵一代代中醫藥人才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祝愿中醫藥事業興旺發達。
陳竺院士在發言中說,作為一名醫學科技工作者,榮獲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是莫大的鼓勵。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堅持中西醫并重的方針,中西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維護和增進民眾健康,成為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事業的重要特征和顯著優勢,中醫藥科學研究也取得了積極進展。陳院士簡要闡述了所在研究團隊圍繞攻克“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所做的工作。他勉勵大家說,中醫逐漸呈現出精準醫學的特征,而西醫也出現了重視整體論和系統論的發展態勢。只要我們遵循醫學科學發展客觀規律,努力運用系統生物醫學在中西醫學之間搭建共通的平臺,就一定能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醫學新體系,使醫學科學更智慧、更精準、更強大,為應對人類健康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加卓越的貢獻。
徐安龍校長在致辭中首先對兩位獲獎者表示誠摯的祝賀,認為兩位獲獎者為中醫藥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使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更加增色添光。徐安龍校長說,北京中藥大學作為教育部唯一直屬中醫藥高等院校,既要引領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也要引領中醫人才的培養和中醫科技的創新。為此,學校把“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寫入《北京中醫藥大學章程》,獎項采取廣泛提名制,經多輪投票,評選全過程由公證機構進行全程監督。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要向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設立的普利策新聞獎.等獎項學習,打造成為中醫藥界最具含金量、公允度最高、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獎項。他希望學校的學者把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評選的嚴謹、認真的態度帶到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當中去,廣大師生要向獲獎者學習,更加努力、更加自信,用學術成就贏得認可,用榜樣的力量引領中醫藥走向世界。
靳琦副書記在主持儀式時指出,以路志正國醫大師、陳竺院士為代表的一代代人類健康戰線的工作者,為發展中醫藥事業、造福人類健康付出了辛勤勞動,取得了顯著成就,作出了重要貢獻。讓我們全體中醫藥人攜手奮進,擔當起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時代重任,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每兩年評選一次,獎勵國內外為人類健康事業、文明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士,其所做工作及成就具有原創性、突破性,對中醫藥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并產生重大影響。每次至多評選兩名。2016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啟動了第一屆評選工作,中醫類獲獎者是鄧鐵濤國醫大師,中藥類獲獎者是屠呦呦研究員。2018年6月,學校啟動了第二屆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評選工作,在公證機構的全程監督下,經提名人書面提名、專家投票、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委員會現場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