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我校“國學國醫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十一場在教學樓三樓報告廳舉行。我校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錢超塵先生作了《傅山:入道、敬佛、心儒、執醫》專題講座。國學院院長張其成教授主持講座。
錢超塵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工作42年來的感受,并希望在今后的國學國醫大講堂系列講座中,可以將自己多年來對《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綱目》的版本、校勘、文字、音韻、訓詁學的研究成果呈現給大家。
隨后,錢老師介紹了傅山的生平和事跡。他指出,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畫家、書法家、思想家、醫學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也是歷史上有名的道士和著名的僧人,是有別于腐儒的儒學大師。傅山的愛國經歷、藝術造詣、醫術成就、堅貞不屈萬世師表式的人生,是他的儒、釋、道思想影響和支撐下的具體反映。
接著,錢超塵教授講解了傅山是如何由反清復明而入道。錢老師提到,現在學生應當養志、養心,正如孟子提出的要“養吾浩然之氣”,顧炎武提出的在學術上應研究“古之所無,今之不可缺”。而讀古書要讀積極的書,例如:《曾國藩家書》、《曾文正公全集》。最后,錢老師談到精神的鼓舞對于治學十分重要,同時要有“恒”和“專”,才能有成。
張其成院長在總結中說,傅山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其人格的昭示,錚錚的鐵骨,這對我們后人有很大啟發,下一講錢先生將繼續帶來有關傅山的講座。
(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