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是人學,醫道有溫度。為引導中醫學子體悟醫學的溫度,厚植博愛的情懷, 12月15日上午,校黨委書記王瑤琪帶領中醫學院2022級中實一班學子開展讀書分享會,圍繞韓啟德院士的著作《醫學的溫度》共享讀書思考與心得。中醫學院學生辦公室甘秀倫老師、韓雪老師以及中醫學院傷寒教研室姚舜宇老師共同參與活動。
王瑤琪書記作為中醫學院2022級中實一班的杏林導師,十分關心學生成長成才。上學期為班級同學專題講授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有溫度的大醫者》思政課,并送給每位同學一本《醫學的溫度》,希望學生們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厚植人文底蘊,精進專業素養,做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有溫度的大醫者。
班級同學認真閱讀了《醫學的溫度》,收獲頗豐。在專題讀書分享交流會上,從人文關懷、循證醫學、死亡教育、敘事醫學、家庭教育等多個角度暢談了感想與收獲。其中,劉易楊同學從“感悟死亡的角度”談到了生死觀教育的意義,更深刻地認識生命的價值,更自覺地尊重生命的尊嚴。侯淋燁和辛子桐同學以“幸福就是為別人做事”為分享主題,講述被患者需要是一名臨床醫生最大的幸福。祝智周同學從“重視醫學中的人文關懷”出發,談到了醫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專業技能,還需要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同理心。同學們紛紛表示,本書深入淺出講述了醫學意義與價值、醫學發展的問題與出路,不僅解答了醫學之路上遇到的疑惑,還為醫學生涯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王瑤琪書記對學生們的分享進行了細致入微的點評,她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閱讀熱情和分享勇氣,指出要學會深入挖掘書籍背后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價值。同時,鼓勵同學們在閱讀中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同學們踴躍提問,圍繞當今社會醫學生如何更好地傳遞醫學的溫度、醫學生臨床治療時如何表達醫學人文關懷、醫學生該如何面對患者的死亡、如何看待“看病難、看病貴”這一熱點等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疑問。王瑤琪書記一一作了詳細解答。她指出,醫學的溫度在于以人為本的醫學理念,加強人文素養、傳遞醫學的溫度是醫學生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醫生既要治病,也要治心,要加深醫學生對醫患關系、醫學人文的理解與思考,在不斷提升醫術的同時,還要學會給予病人關懷與慰藉,不斷深化對疾病的理解和處理復雜情況的能力。
最后,王瑤琪書記希望同學們深刻體會醫學的科學屬性和人文屬性,不忘醫學初心,堅守醫學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勤求博采,厚德濟生”校訓,做有溫度的大醫者。
人間有大愛,醫學有溫度。通過這次讀書分享會,同學們深入體悟了醫學事業的崇高,加深了對生命的敬畏,同時也理解了醫學是具有溫度的,它能夠點亮人生、照亮人生,從而溫暖人間。
杏林成長導師計劃是我校基于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的不同需要,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的新舉措。近年來,我校聘任校領導、專業課教師、行政管理干部等擔任杏林導師,從思政教育、心理輔導、生活向導、學涯和職涯規劃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
(中醫學院)